<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檀來的詩詞(304首)

    1 《題故曹王宅(宅在檀溪)》 唐·白居易

    甲第何年置,朱門此地開。
    山當賓閣出,溪繞妓堂回。
    覆井桐新長,陰窗竹舊栽。
    池荒紅菡萏,砌老綠莓苔。
    捐館梁王去,思人楚客來。
    西園飛蓋處,依舊月裴回。

    2 《夏日過友人檀溪別業》 唐·李頻

    暑天宜野宅,林籟爽泠泠。
    沙月邀開戶,巖風助掃庭。
    鷺棲依綠筱,魚躍出清萍。
    客抱方如醉,因來得暫醒。

    3 《謝元愿上人遠寄《檀溪集》》 唐·齊己

    白首蕭條居漢浦,清吟編集號檀溪。
    有人收拾應如玉,無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黃葉句,遣懷多擬碧云題。
    猶能為我相思在,千里封來夢澤西。

    4 《丑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宋·李清照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5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6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宋·蘇軾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黶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盡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

    7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 宋·蘇軾

    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黡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驚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東坡持是壽卯君。

    8 《次韻文潛瞻啟圣院旃檀像》 宋·晁補之

    至人如幻千億身,若以色觀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漚發,變化誰能知本因。
    移天宮殿著人世,斷取無異陶家輪。
    當年紫磨已殊勝,后來浮海亦有神。

    9 《同川無竭觀旃檀林東窗見婺州港定此為句》 宋·方回

    必欺勁竹傲長松,鐵面霜嚴舌有鋒。
    遙指水光來婺□,□聽鄉語半吳儂。
    貼詩滿壁夸佳句,答話當機破□□。
    □□歸來大風雨,定知一缽已降龍。

    10 《不顯名大檀越請偈》 宋·釋慧遠

    若能轉物即如來,糞掃堆頭正眼開。
    隨順眾生顛倒見,庶幾隨處顯靈臺。

    11 《和檀香板》 宋·蘇頌

    鏤檀芬馥貫縚衺,擊玉敲金一串花。
    自與麗妃親記曲,后來傳玩幾人家。

    12 《小雅·杕杜》 先秦·佚名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
    王事靡盬,繼嗣我日。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

    詩經思念

    13 《大明》 先秦·佚名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難忱斯,不易維王。
    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

    詩經詠史懷古

    14 《題云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唐·孟浩然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愿,今來恣游盤。
    臺嶺踐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15 《山寺(得開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
    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
    雖有古殿存,世尊亦塵埃。
    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

    16 《山寺(得開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
    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
    雖有古殿存,世尊亦塵埃。
    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

    17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18 《戲題石門長老東軒》 唐·柳宗元

    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
    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
    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

    感慨悲憤壯志難酬

    19 《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 唐·劉禹錫

    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
    東泛滄江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相對翻。

    送別

    20 《宮詞》 唐·張籍

    新鷹初放兔猶肥,白日君王在內稀。
    薄暮千門臨欲鎖,紅妝飛騎向前歸。
    黃金捍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
    盡理昨來新上曲,內官簾外送櫻桃。

    * 關于檀來的詩詞 描寫檀來的詩詞 帶有檀來的詩詞 包含檀來的古詩詞(3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