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橫鏡的詩詞(378首)

    361 《病中》 宋·王镃

    鏡里初疑看不真,衰顏只恐是他人。
    醫言斷酒方除病,母戒觀書亦損神。
    臥久不知黃葉落,起來還見白髭新。
    橫梳頭發斜陽下,半脫清風半委塵。

    362 《送李大夫管勾太平宮居袁州》 宋·孔武仲

    康定慶歷披群英,公為布衣歌太平。
    熙寧元豐王道興,公作太守逢休明。
    四十年間走四海,崛然不肯干公卿。
    峨峨正議天柱壯,皎皎素節冰壺清。

    363 《樂溫舟中作》 宋·晁公溯

    密云卷雨歸空山,暮林接翅昏鴉還。
    須臾水面明月出,滄江萬頃瑠璃寒。
    波平汗漫天無風,水光月色相為容。
    臨流愛此無盡碧,乘月直下滄浪中。

    364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365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366 《為合密府判題趙子昂大字蘭亭》 宋·方回

    神奇變化莫若龍,屈蟠可藏螺谷中。
    一聲霹靂起頭角,金鱗萬丈橫蒼空。
    右軍禊帖不盈咫,善臨摹者子趙子。
    一觴一詠十九之,方如帶玉滿疋紙。

    367 《雙清亭》 宋·郭印

    鑿開蒼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鏡半。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聲。
    橋橫古路肩相屬,云襯斜陽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368 《見梅》 宋·黃庚

    孤根偷轉一分陽,枝北枝南次第芳。
    照水曉妝冰鏡冷,橫空雪樹凍云香。
    未成林實調金鼎,先占春魁伴玉堂。
    因憶西湖林處士,年年覓句為伊忙。

    369 《和向倅韻》 宋·彭龜年

    誤身利名場,無異一釜甑。
    置之水炎間,謬以力取勝。
    人生具天則,發見亦有證。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370 《和向倅韻》 宋·彭龜年

    今日若馭風,前日如負甑。
    乘興試一出,意到即為勝。
    薌林有高人,能識未病證。
    談鋒不可遏,勇若春筍迸。

    371 《送先上人歸越》 宋·釋行海

    蟋蟀聲中念故鄉,片帆風正渡錢塘。
    煙橫浦口魚謳晚,月涌潮頭蜃氣涼。
    一脈菲泉清夏后,千年酒甕醉秦皇。
    青鞋布襪秋歸早,猶有荷花鏡里香。

    372 《偈頌十四首》 宋·釋印肅

    實相無空無不空,將不空執尚違宗。
    一多無位誰分別,萬象森羅一鏡中。
    庵本無庵開不開,靈知自性即如來。
    尋源窮處煙霞伴,南嶺風光近日回。

    373 《張漢鄉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頂覆白雪,眼橫碧波。
    清霜濡斗柄,古壁掛龍梭。
    少林之華未老,曹溪之鏡非磨。
    所得幾何,家傳不多。
    飽諳云水三條篾,釣盡江湖一片蓑。

    374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眼中無翳休挑刮,鏡上無塵不用磨。
    信腳出門行大路,橫擔拄杖唱山歌。

    375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心是要,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鏡已破,法不存,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376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77 《洞庭題詠十一首·小湖寺》 宋·王阮

    去年禱雨旃檀林,慈云賜我三日霖。
    今年包山小湖寺,更得因緣禮大士。
    小湖氣象似寶陁,怪石列岸騰嵯峨。
    近山一抹橫修蛾,遠山點滴浮青螺。

    378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 宋·楊公遠

    疎影橫斜水清淺,冰容不比尋常見。
    若非采石謫仙魂,定是汨羅騷客面。
    鶴膝枝低俯鏡奩,鴨頭波靜澄江練。
    憑誰說與老孤山,敢續君詩君莫厭。

    * 關于橫鏡的詩詞 描寫橫鏡的詩詞 帶有橫鏡的詩詞 包含橫鏡的古詩詞(3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