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橫草的詩詞(1290首)
661
《聞笛歌送人之塞上》 明·王恭
橫笛對離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斷腸,天涯怨別吹《楊柳》。
《楊柳》繁音愁復愁,梧桐蕭瑟江楓秋。
長林半夜葉皆脫,積水三江云不流。
663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664
《武夷山中四首》 宋·蔡沈
余昔隱屏北,飄然度巖側。
誰知神仙居,自與塵世隔。
瑤草霜更青,琪花雪仍白。
橫玉叫寒云,萬里天一色。
665
《贈畫者徐琛》 宋·陳長方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賞會心那可數。
獨愛黃陵古廟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歷歷著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將寫作無聲詩,筆底愧非韋與許。
666
《春日田園雜興五首》 宋·陳希聲
梨鑰彷野沸耕農,血吻鵑聲一樹紅。
畦矗秧針青剡剡,隴翻麥浪翠芃芃。
難鳴畫寂花村雨,蛤吠朝寒草岸風。
溪外云過橫笛亂,微煙野色樹龍蔥。
667
《青紫峰亭》 宋·陳應辰
鐵壁嶙峋構小亭,瀟然云棟接風欞。
煙光橫抹半峰紫,山色不磨千古青。
老去久無金馬夢,歸遲應愧草堂靈。
明經拾芥成何事,得似朝來對翠屏。
668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669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670
《換崔舍人》 宋·耿秉
足躡修門甫十年,惟余篇翰富流傳。
橫經趣得陳編外,草制雄夸落筆先。
爭美冰銜塵不染,忍觀華□□隨遷。
忠輸丹扆箴猶在,一鑒云亡共黯然。
671
《汴城(有序)》 明·顧祿
黃河怒觸龍門裂,突蜃沖蛟肆妖孽。
□誰首倡導洪流,驅使生靈陷魚鱉。
群雄盡向草澤生,青袍白馬連州城。
□時將相總驕懦,可憐不救兵縱橫。
672
《顧況讀書堆》 宋·郭巖
昔人何處讀書聲,此地猶存舊日名。
衰草閉門黃葉冷,香林藏硤碧云橫。
地連檇李山河壯,江繞吳淞日夜鳴。
陳跡已憐荒沒久,憑欄惆悵有余情。
673
《贈王元之出知黃州》 宋·郭輿
楊花飛雪奈愁何,且為湘纍賦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況復夜猿多。
風煙經眼憐新隔,魑魅窺人喜乍過。
月落橫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鳴珂。
674
《古詩》 宋·杭學士人
上書如啜盧仝茶,直論國體寧無嘩。
依然茅葦縱橫斜,鐘山老柏休槎牙。
嗚呼時事如絲麻,食肉者口徒咿哇。
鬼蜮空含射影沙,逐客令下堪呈嗟。
675
《春日田園雜興二首》 宋·何鳴鳳
星明天駟兆與農,稼圃梨鑰處處同。
播谷過競新禹甸,條桑獨記舊杰風。
草緣疆畎從橫綠,花隔藩籬深淺紅。
自笑偷生勞種植,西山輪與有薇翁。
676
《仙池巖》 宋·胡楚材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絕頂。
無源水自溢,泓澄照天鏡。
魚依藻荇深,龍藏密穴靜。
天意欲為雨,煙霧如爐甑。
677
《書堂》 宋·胡融
右軍本清真,名題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憑崖望南極。
不讀人閒書,誅茅近東壁。
松窗拂青靄,石架橫野色。
678
《江行萬里圖》 宋·黃大受
雪山西來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誰人胸里著輿圖,揮斥荊吳入綃墨。
濃濃淡淡兩岸山,煙波彌茫江面寬。
水空漠漠鳥飛絕,漸看漸遠天漫漫。
680
《漫作》 宋·李公明
測測日西去,去來無盡時。
百年無半在,一事更何為。
草屋倚寒木,疏梅橫短籬。
直能捐世慮,何處不忘歸。
* 關于橫草的詩詞 描寫橫草的詩詞 帶有橫草的詩詞 包含橫草的古詩詞(12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