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橫秀的詩詞(380首)

    281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282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283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 宋·王令

    朱使拜書天上回,去以身試百里障。
    青衫飄若風外荷,借馬載出塵土上。
    準眉嶄如見天秀,獨立系馬萬里望。
    身軀雖小胸腹寬,沛如絕海橫秋漲。

    284 《題黎公照序訓堂》 宋·文同

    堂愛三峨臨古郡,君之別業在其城。
    近營大每當高處,更起新堂立美名。
    滿外江山皆秀絕,入中文史自縱橫。
    如何置得烏尤住,相與談經過此生。

    285 《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 宋·文同

    新霜夜落群梢鳴,群風刮天為早晴。
    南山向曉盡張列,頹嶺斷壑當空橫。
    開軒一見喜無量,走上高閣臨飛甍。
    層欄倚遍不能下,狀貌秀活圍雙睛。

    286 《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 宋·陳與義

    卷中袞袞溪山去,筆下明明開闢初。
    不肯一褌為婦計,俞郎作意未全疏。

    287 《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 宋·陳與義

    萬壑分煙高復低,人家隨處有柴扉。
    此中只欠陳居士,千仞崗頭一振衣。

    288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宋·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289 《知宮王琳甫贊》 宋·白玉蟾

    青布衲,碧藜筇。
    詩吟白芍藥,曲唱紫芙蓉。
    一局著殘人事醒,七弦彈破世間空。
    時乎泛一葉於滄海之外,時乎飛片羽於虛空之中。

    290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291 《元度生日》 宋·毛滂

    臨安有山插圓紫,公家松楸當峻峙。
    子胥濤江相向流,秦望橫前為案幾。
    眾言北山絕雄勝,世當公相貴莫比。
    那知上帝賚良弼,岳靈孕秀初萌此。

    292 《南湖行二首》 宋·曾鞏

    東南溪水來何長,若耶清明宜靚妝。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鏡里。
    春風來吹不生波,秀壁如奩四邊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開滿枝。

    293 《靖安縣幽谷亭》 宋·曾鞏

    橫江舍輕楫,對面見青山。
    行盡車馬塵,豁見水石寰。
    地氣方以潔,崖聲落潺潺。
    雖為千家縣,正在清華間。

    294 《寄鄆州邵資政蒙問敝邑山水之景,見索新詩,》 宋·曾鞏

    鉛筆讎書客,朱轓守土臣。
    素餐方側席,黃發已侵巾。
    喜有山圍郭,仍憐水滿津。
    清華閑耳目,瀟灑長精神。

    295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296 《送程公辟使江西》 宋·曾鞏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坐馳雷電破奸伏,力送春陽煦鰥寡。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訟庭終日自虛曠,德宇平生本瀟灑。

    297 《水龍吟·雨馀疊巘浮空》 宋·韓元吉

    雨馀疊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
    洞天未鎖,人間春老,玉妃曾墜。
    錦瑟繁弦,鳳簫清響,九霄歌吹。
    問分香舊事,劉郎去後,知誰伴、風前醉。

    298 《鄭仲南五梅圖》 宋·韓元吉

    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經行所見略可譜,一一秀骨含仙風。
    不將向華污真色,亦有醉臉勻春紅。
    重英千葉兩何好,玉立但喜肌微豐。

    299 《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 宋·韓元吉

    我居面山俯潺湲,憑軒臥牖皆見山。
    山光影入懷袖,秀色爽氣非人寰。
    故人憐我新結屋,猶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寫作何許圖,不礙閉門聊縱目。

    300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 關于橫秀的詩詞 描寫橫秀的詩詞 帶有橫秀的詩詞 包含橫秀的古詩詞(3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