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橫碧的詩詞(996首)
601
《長橋》 宋·吳及
有客過津亭,高歌愿濯纓。
闌干聚煙碧,波浪卷秋聲。
蝀飲瀟湘渴,龍游河漢橫。
夕陽看不厭,待看月華生。
602
《探梅》 宋·吳可
探春逼殘歲,幽香度寒原。
欲看枝橫水,會待月掛村。
誰憐槁木中,妙有春風根。
孤芳自一丘,不受煙霧昏。
飽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
喜無蜂蝶知,那與桃李言。
要當碧云暮,殷勤賦離魂。
603
《丙申元日》 宋·徐端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禿筆。
涂窗作鴉憶少年,不知老丑光陰疾。
退藏未了桑簪南,生涯代以崖蜂蜜。
小兒怪我不同塵,進不能寸退盈尺。
605
《勝會堂》 宋·徐壽朋
巧運風斤若化成,過門車馬每留行。
吞含氣象歸平隴,斗湊溪山到畫楹。
春借杏桃紅照耀,曉披煙靄碧低橫。
使麾映日安牙隊,依約當年細柳營。
60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607
《題汪水云詩卷》 宋·嚴日益
紫皇宮殿紅云低,春歸天上日欲西。
瑤池催花撾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詩成先奪云錦袍。
縱橫奏賦三千字,文采風流多意氣。
608
《望云樓》 宋·楊學李
樓前山色青如鬟,樓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縱目納吟思,倚檻爽氣生眉端。
荒煙宿靄迷野甸,古崖怪石橫驚淵。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聽風鳴鑾。
609
《龍潭禱雨紀事》 宋·楊幼輿
戴星躡履謁靈祠,俯瞰龍宮映綠漪。
鏡樣清潭三百尺,峰巒環繞聳蒼碧。
道旁野老忽長噓,昔也原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橫耳走送卻。
610
《登翠微亭》 宋·余迪
數年樂此宦池城,每愛湖光分外清。
遠浦落霞秋水闊,亂山斜日碧云橫。
牧吹牛背歸林晚,漁唱舟中對月明。
同覽翠微重吊古,謾將詩酒逐交情。
613
《題江岫圖》 明·張紳
烏衣巷里東風老,蝴蝶飛來滿芳草。
美人春夢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掃。
巫山巫峽江水新,煙波渺渺江南春。
鴛鴦不識橫塘路,鸚鵡窗間呼向人。
青綾誰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綠。
太常春甕碧霞沉,六曲屏風對銀燭。
614
《題夏訓武珪畫牛》 宋·張煒
枯木立數莖,斷岸走千尺。
旁有牧牛兒,放牛倚拳石。
牛閑芳草間,兒倦眠跼蹐。
畫手筆入神,淡墨奪真跡。
憑誰喚兒醒,落日歸路僻。
覺來橫短笛,吹斷遠山碧。
615
《杭山八景》 宋·章鑒
古洞春泉一脈遙,驟施雷雨過清宵。
飛湍直下三千丈,急溜橫穿十二橋。
雪灑石矼瓊練碎,翠分柳樹玉花飄。
曉來醉倚高樓望,疑是銀河墮碧霄。
616
《洞霄宮》 宋·鄭國輔
自憐蹤跡又塵埃,再見溪山眼便開。
野水縈紆通路過,閑花疏淡放春回。
玉清緲緲排仙仗,金碧峨峨煥寶臺。
十里暮云橫九鎖,卻如騎鶴下蓬萊。
617
《鄂州南樓》 宋·鄭起
淳佑六年冬十月,我來獨自上南樓。
曉霧江山都江不見,霧收日出城東頭。
照見漢陽樹,照見鸚鵡洲。
浪濤江漢出眠峽,洞庭云夢天共流。
618
《梅花》 宋·鄭性之
先生多在山中宿,為愛橫斜影上窗。
茁發僧從深澗徙,赪肩奴過別峰扛。
和羹宰相調金鼎,止渴將軍擁碧幢。
空谷不知如許艷,沽來村酒且開缸。
619
《楊花宛轉曲》 元·馬祖常
空中游絲已無賴,宛轉楊花猶百態。
隨風撲帳拂香奩,度水點衣縈錦帶。
輕薄顛狂風上下,燕子鶯兒各新嫁。
釵頭燼墜玉蟲初,盆里絲繅銀繭乍。
620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 關于橫碧的詩詞 描寫橫碧的詩詞 帶有橫碧的詩詞 包含橫碧的古詩詞(9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