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樊籠的詩詞(166首)

    41 《瑞鶴仙(秋思)》 宋·吳禮之

    風傳秋信至。
    顫葉葉庭梧,飄零階砌。
    年華迅流水。
    況榮枯翻手,存亡彈指。

    42 《蘭陵王》 宋·陳韡

    角聲切。
    何處梅梢弄雪。
    還鄉夢,玉井樓前,千朵芙蕖插空碧。
    鄰翁問消息。

    43 《海東青行》 清·乾隆

    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摩空健翮上層霄,千里下擊才一瞥。
    當其脫韝始縱時,風力未會遲飛掣,群燕緣撲或墜落,何異淮陰胯下氣且折。

    44 《偶成》 宋·曹彥約

    詩癡正自不煩狼,只為英才輒墮中。
    今日已成風欲后,后生個個入樊籠

    45 《滿江紅 詠鶴》 元·王結

    華表歸來,猶記得、舊時城郭。
    還自嘆,昂藏野態,幾番前卻。
    飲露豈能令我病,窺魚正自妨人樂。
    被天風、吹夢落樊籠,情懷惡。

    46 《蝶戀花 贈李公敏 強村叢書用韓氏玉雨堂藏鈔》 元·王結

    老鶴軒軒心萬里。
    卻被天風,吹入樊籠里。
    野態昂藏猶可喜。
    九皋宵淚流清*。
    宿鷺窺魚癡計耳。
    整整豐標,謾說佳公子。
    月白風清天似水。

    47 《蘇武慢·識破塵寰》 元·馮尊師

    識破塵寰,樊籠跳出,飄蕩幸無拘束。
    萍蹤自在,雅操孤高,還若野云麋鹿。
    遇坎乘流,混俗和光,知止有何榮辱。
    恣陶陶、海上人間,不管歲華催促。

    48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49 《過邠州留題》 宋·竇儀

    多少樊籠不敢開,強拘物性要相倍。
    何時得似邠州守,德政臨民鶴自來。

    50 《隱求齋》 宋·林錫翁

    蝸名蠅利處樊籠,世事□其轉眼空。
    惟有高人林下隱,只求明月與清風。

    51 《震山巖》 宋·羅克開

    身倚層巖興莫窮,若為郁郁在樊籠
    故人話別傷心里,尊酒論文醉眼中。
    萬井疊鱗煙靄暝,一江如練水云同。
    衛公慷慨風流在,卻愧新詩力未工。

    52 《偶作》 宋·楊簡

    詩癡正自不煩攻,只為英才輒墮中。
    今日已成風俗后,后生個個入樊籠

    53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54 《游仙》 宋·詹珂

    弱齡秉永向,撰念游蓬瀛。
    騰蓋玄圃臺,投轡赤霞城。
    紫府五香馥,丹丘四照縈。
    班龍何夭矯,青鳳來相迎。

    55 《鸚鵡嘆》 明·張維

    憔悴君家歷歲年,翠襟蒙寵自須憐。
    能言肯信真如鳳,鉤喙應知不類鳶。
    千里云山迷隴樹,幾回魂夢繞秦川。
    稻粱未必虛朝夕,直為樊籠一惘然。

    56 《擬古》 宋·趙處澹

    青青河畔草,皎皎林下人。
    草有四時色,人無千載身。
    胡為踏氛埃,樊籠長苦辛。
    君看鴻鵠飛,九萬誰能馴。

    57 《勉子》 宋·鄭氏

    夏日林間風,汝父心樊籠
    冬寒一爐火,嚴凝我獨坐。
    汝父為官逋,四海鎮區區。
    別汝始經年,汝父鬢皤然。

    58 《芙蓉峰》 宋·鄭芝秀

    芙蓉峰插最高峰,上有仙臺近碧空。
    不憚攀蘿登絕頂,俯盾塵世一樊籠

    59 《送黃紀事濟》 未知·王偁

    寶劍雙轆轤,鍔吐青芙蓉。
    臨歧一脫贈,恍若騰蛟龍。
    君行感我懷,起視云海空。
    百年閱幻境,萬里吹飛蓬。

    60 《張氏白石山房詩》 明·詹同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積雪。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于茲隱君子,結屋依翠微。
    讀書日平樹,看泉風滿衣。

    * 關于樊籠的詩詞 描寫樊籠的詩詞 帶有樊籠的詩詞 包含樊籠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