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槐龍的詩詞(191首)

    121 《東流縣》 明·魏觀

    東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
    民居苦蕭條,官舍亦茍完。
    廡陋紛草茅,垣周翳榛菅。
    棗植行疏疏,槐陰郁團團。

    122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123 《再送陸四》 明·鄭琰

    別酒重開上驛樓,驪歌聲里看吳鉤。
    種魚有術龍君老,相馬無經驥子羞。
    疏雨過城槐葉暗,夕陽連水木奴秋。
    還家記與猿公語,不見書生萬戶侯。

    124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125 《登樓歌》 唐·王維

    聊上君兮高樓。
    飛甍鱗次兮在下。
    俯十二兮通衢。
    綠槐參差兮車馬。

    126 《種松得徠字(其四在懷古堂,其六在石經院·》 宋·蘇軾

    春風吹榆林,亂莢飛作堆。
    荒園一雨過,戢戢千萬栽。
    青松種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氣壓千畝槐。

    127 《端午帖子詞》 宋·蘇軾

    西檻新來玉宇風,侍臣茗碗得雍容。
    庭槐似識天顏喜,舞破清陰作兩龍。

    128 《次韻王覿正言喜雪》 宋·蘇軾

    圣人與天通,有詔寬獄市。
    好語夜喧街,濕云朝覆砌。
    紛然退朝后,色映宮槐媚。
    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藍袂。

    129 《記九月三十日夜半夢》 宋·陸游

    一夢邯鄲亦壯哉!沙堤金轡絡龍媒。
    兩行畫戟森朱戶,十丈平橋夾綠槐。
    東閣群英鳴佩集,北庭大戰捷旗來。
    太平事業方施設,誰遣晨雞苦喚回?

    130 《古風送劉委游試藝南宮》 宋·楊萬里

    西溪先生劉夫子,個是國士天下士。
    家庭孝友眷里風,義氣高寒秋後水。
    艮齋薦書叫九關,重華表閭上半天。
    人冤有德卻無位,天報芝蘭滿階砌。

    131 《赴文德殿聽麻仍拜表》 宋·楊萬里

    蒼龍觀闕啟槐宸,白玉階除振鷺群。
    仗外諸峰獻松雪,霜前一鴈度宮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進表文。
    夙退自欣還自笑,素餐便當策殊勛。

    132 《金陵相公赴鎮二首》 宋·宋祁

    代邸橫庚佐,商巖夢弼才。
    蕭公左右手,軒老上中臺。
    利見攀龍后,重明捧日來。
    聊持樞柄族,旋運一陶坯。

    133 《辛未立春》 宋·張耒

    彩勝耀朝日,歡言立新春。
    朝陽披宿靄,頗覺天地溫。
    蔬盤簇細甲,相勸御芳辛。
    誰云冰霜底,微綠還陳根。
    我居雙老槐,對聳蒼龍鱗。
    歲窮益慘淡,何以慰老人。

    134 《慈孝寺餞子敦席上奉同孔經父八韻》 宋·黃庭堅

    日永知槐夏,云黃喜麥秋。
    同朝國士集,賜沐吏功休。
    只園冠蓋地,清與耳目謀。
    晴云浮茗椀,飛雹落文楸。

    135 《送徐生之澠池》 宋·歐陽修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賢天下稱。
    吹噓死灰生氣焰,談笑暖律回嚴凝。
    曾陪◇俎被顧盻,羅列臺閣皆名卿。
    徐生南國後來秀,得官古縣依崤陵。

    136 《瑞鶴仙·薰風弦上奏》 元·元好問

    薰風弦上奏。
    正蛙鳴池沼,鶯吟槐柳。
    龍涎噴金獸。
    □一番疏雨、梅黃時候。

    137 《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予與希顏陪馮內翰丈》 元·元好問

    雷事,見天封題名,即此地也。
    既歸,宿於近潭田舍翁家。
    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燭天。
    明日,旁近言龍起大槐中。

    138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十》 宋·梅堯臣

    漢家宮殿蔭長槐,嫩色蔥蔥芣染埃。
    天仗龍旗穿影去,鉤陳豹尾拂枝來。
    青蟲掛後蜂銜子,素月生時桂并栽。
    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葉新開。

    139 《寄題終守園池》 宋·梅堯臣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淺沼龍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屢圬堊幾太守,壁上彪蔚遺丹青。
    黑石鐫辭澀如棘,今昔往來人不識。

    140 《次韻和永叔》 宋·梅堯臣

    省樹高槐雪壓條,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 關于槐龍的詩詞 描寫槐龍的詩詞 帶有槐龍的詩詞 包含槐龍的古詩詞(1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