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棹寒的詩詞(530首)
501
《解舟》 宋·鄧深
波面孤篷窄,關頭古渡幽。
舟輕疾移岸,岸曲屢回舟。
野潤蒸梅雨,天寒張麥秋。
欠伸思晚步,舍棹涉芳洲。
502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 宋·方回
茂林枯樹總模糊,半月檐聲乍有無。
天鼓北風神轉王,地窮南海瘴全蘇。
戰鼙戍角夜烽火,旅棹征鞍朝道途。
辛苦一生亦奇絕,暮年猶許畫寒爐。
504
《胡夫人挽詞》 宋·郭印
士夫惜名節,楚楚空衣冠。
寧如武陵孀,守義人所難。
哀哉禍變仍,歸棹危狂瀾。
至誠泣蒼穹,雙櫬果平安。
505
《舟次樗蒱廟》 宋·黃庚
短棹沖寒過浦東,扁舟一葉載詩翁。
斷煙流水殘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
吟罷小樓何處笛,酒醒孤枕半江風。
潮生潮落朝還暮,堪嘆人生自轉蓬。
506
《夢江彥文》 宋·李處權
春寒蘋末風尤勁,過雨山林都眼凈。
西江天來瀉明鏡,劈箭孤帆飛小艇。
中有丈人若冰壺,冰為眸子玉作膚。
黃河逆流滄海枯,仿佛羨門丹丘徒。
507
《送徐允伯》 宋·陸文圭
古有淳寂鄉,君與陶阮到。
每評伯倫頌,謂騰周公誥。
山間童負兒,臺下人拾帽。
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511
《漁父》 宋·釋文珦
在處變名姓,往來長嘯歌。
一身無賦役,幾口共煙波。
江月垂綸下,江云宿棹和。
卻應嫌渭叟,老去脫寒蓑。
512
《賡李筼房韻》 宋·釋文珦
故國頻關夢,春深一到來。
卻因風景異,便棹雨舟回。
其可忘諸夏,真堪賦七哀。
天居曾入處,滿目舊寒苔。
513
《苕溪夜泛》 宋·釋文珦
萍蹤人泛清苕去,水宿風餐幾度經。
結網燈沈漁浦霧,待艐船泊酒家亭。
樹頭號棲鷺疑殘雪,草上流螢似亂星。
夜后夢回寒月上,棹歌聲里弁山青。
514
《送壽芳恭三友歸安吉》 宋·釋行海
此心偏向寂寥難,學至寂寥心自安。
楊柳忽驚秋色晚,芭蕉不耐雨聲寒。
白云深處人相別,明月圓時我獨看。
極目吳天征棹遠,渡頭斜日落楓丹。
515
《與中上人至云間話別》 宋·釋行海
寒云漠漠浦悠悠,短棹同登八月秋。
一寸不磨心似鐵,四方無定跡如鷗。
江鄉雁過蒹葭冷,雨館人分蟠蟀愁。
相見有期還惜別,百年能得幾交游。
518
《景禪人求頌》 宋·釋正覺
混處還須轉側看,底時妙在一絲端。
閑云卷雨秋空闊,明月流輝夜水寒。
棹破波光華細碎,夢驚蓬曉影團圞。
真機分應頭頭準,卻出黃蘆把釣竿。
519
《鄰月堂求頌》 宋·釋正覺
畦衣我是出塵人,卜筑高堂與月鄰。
床上金刀香剪佳,篋中玉斧冷修輪。
寒癯破夢無嫌病,清白傳家不愧貧。
門外潮平船著棹,點頭老兔靜分身。
520
《一禪人出丐求頌》 宋·釋正覺
一霎山前春雨乾,叢林氣韻洗衰寒。
水明玉兔隨征棹,線重金鱗上釣竿。
午缽莫嫌分飯甑,千僧無念集蒲團。
化機妙應頭頭準,手眼通身不著謾。
* 關于棹寒的詩詞 描寫棹寒的詩詞 帶有棹寒的詩詞 包含棹寒的古詩詞(5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