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棹唱的詩詞(98首)
61
《漁家傲·眾綠如生如羽葆》 元·許楨
眾綠如生如羽葆。
池光搖漾連汀草。
紅杏已無春意鬧。
風致好。
水中三嶼如三島。
荷葉如錢蒲裊裊。
石渠靜聽泉聲小。
從此圭塘時檢校。
停短棹。
柳陰高唱漁家傲。
63
《沁園春 漁》 元·王*
不種田園,投閑江海,遠絕塵蹤。
保一家性命,扁舟為屋,隨機應舵,逐浪乘風。
九曲江頭,三元潭里,直把銀鉤墮水中。
波深底,把金鱗釣出,回棹孤峰。
65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 宋·石介
中心橫大江,兩面疊青嶂。
江山相夾間,何人事吟放。
半樽岸幘坐,永日開舲望。
孤棹已夷猶,數峰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嵐浮水上。
鳴鷺答猿啼,樵歌應漁唱。
并生泉石心,堪愧庸俗狀。
67
《桃源圖》 宋·馮信可
桃源東回溪轉長,桃花開時春日光。
幽禽出樹亂紅落,游魚吹花流水香。
山人正住溪之滸,屋角花開自成塢。
尋源未許武陵人,隱者但作桃花主。
68
《洞庭晚望七首》 宋·高善濂
擊汰涼風水面回,偃虹堤上夕陽開。
含漿老蜌浮光起,迎棹神鴉舞翅回。
醉唱難尋漁笛樂,羈懷易動暮笳哀。
何能雪鷺銀鷗侶,盡日無愁曲岸隈。
70
《詠練川》 宋·王子昭
吳淞江上流來水,鴨綠粼粼漾清泚。
東風無力藹清光,一片縠紋吹不起。
夜來雨漲三尺深,鵁鶄鸂鶒爭浮沉。
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線拂浪搖青金。
71
《題十詠堂》 宋·趙善宣
十詠名堂歲月深,我來訪古避荊榛。
依村結屋臨山址,種柳尋花傍水濱。
珠玉舊傳清唱在,滄浪初棹綠波新。
此心樂與邦人共,要使渾如郡北春。
73
《秋日湖上》 明·豐越人
閑棹滿湖云,來尋物外群。
石梁臨壑度,霜杵隔峰聞。
樹嘯風相命,花愁月與分。
更憐沙岸夕,漁唱遞江澒。
74
《探蓮曲》 明·韓邦靖
江南七月蓮花開,江上女兒采蓮來。
桃頰雙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臺。
春臺一望隔千山,征客秦關更楚關。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時還。
76
《吳姬留客行》 明·王紱
吳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連山黛鎖青蛾,汗透霞綃濕香玉。
問郎今去宿誰家,郎須聽妾彈琵琶。
吳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顏如花。
78
《登西山望硤石湖》 唐·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樹里南湖似鑒開。
平障煙浮低落日,出溪路細長新苔。
居民地僻常無事,太守官閑好獨來。
猶憶長安論詩句,至今惆悵獨書臺。
79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80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 關于棹唱的詩詞 描寫棹唱的詩詞 帶有棹唱的詩詞 包含棹唱的古詩詞(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