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森物的詩詞(248首)
163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金柔火老轉清商,已近蟾華冉冉光。
尚有微云遺暑濕,不妨森木作新涼。
壺中自有洞天闊,物外每同春日長。
原得身藏箕斗內,白蘋紅蓼水云鄉。
164
《示延平日者》 宋·胡寅
萬物森然播大鈞,一言鉤決妙通神。
卷簾與客談忠孝,袖手觀時任屈伸。
燕石勒名應有日,凌煙圖像果何人。
且從冠蓋林中看,莫滯天涯與水濱。
165
《仁仲小圃》 宋·胡寅
白云不為輕風起,閒影融融映秋水。
靜中觀物萬象呈,借問此心何所始。
蚊飛蠓過那足問,要識人生行樂耳。
君開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觀如畫里。
166
《登遐觀亭》 宋·吳芾
城上辟新亭,似若規模小。
誰知此亭中,景勝冠江表。
湖山既回旋,煙云角縹緲。
萬象森目前,不數花與草。
167
《和何倅游雁蕩》 宋·吳芾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168
《次范宰韻》 宋·李石
在仙白云鄉,地與人境異。
金卮老翁泉,玉盤秋水芰。
誰歟肯下食,三仙入夢寐。
一笑謂我言,隨處類投畀。
169
《海山堂》 宋·李石
海水際天水,海山蔚空青。
萬里供遠目,隨處來戶庭。
庭中森紫翠,戶內含虛明。
澄波汲引入,螺黛疊甃成。
170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171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172
《移竹》 宋·王之望
借宅開小軒,自移一叢竹,悠然北窗下,意色都不俗。
晴影終日幽,風聲杪秋肅。
最憐疏雨過,會有白云宿。
173
《戲貽秋泉子》 宋·李流謙
桂椒發芳辛,水泉佐澄潔。
風味可人哉,醖藉固佳客。
清非伯夷隘,和異柳惠褻。
壺子與俱來,表里清徹骰。
174
《伍主簿挽詞》 宋·樓鑰
好賢元不減緇衣,客到公家如所歸。
二浙聲名三鶚薦,四山風物一翚飛。
桑榆冉冉身先蛻,蘭玉森森家正肥。
人有百身寧可贖,發棠誰復濟齊饑。
175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179
《病后有感作》 宋·虞儔
今旦病思清,把書坐晴檐。
體舒百息勻,心遠萬慮恬。
收視等庖郢,妙觀到羲炎。
頓忘饑寒苦,但覺中邊甜。
180
《黃山高》 宋·汪莘
黃山高哉,巋然為江東之巨鎮兮,壁立於兩浙之上游。
摩天戛日以直上,陽枝陰派盤數州。
* 關于森物的詩詞 描寫森物的詩詞 帶有森物的詩詞 包含森物的古詩詞(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