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夢癡的詩詞(329首)

    141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42 《還家寄邢德允》 宋·曾黯

    年來已是飽知津,倦客空驚老大身。
    傍塞兵戈猶曩日,滿園桃李又新春。
    半生飄泊成何事,一味癡頑略勝人。
    欲問洛翁功用處,夢中了了醉中真。

    143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二十五韻》 宋·張縯

    化工神偉開物姿,劖石萬仞不作癡。
    巍峰聳立威鳳舉,急挾怒流奔馬遲。
    隱然萬里形勝重,信矣四海游觀奇。
    天開匹練勢巀頁,云擁列嶂青參差。

    144 《詩二首》 宋·趙汝域

    數葉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銀塘。
    調琴獨奏猗蘭操,啜茗清飄茉莉香。
    涕泣兩年同賈傅,癡夢千載笑君房。
    於今不作武寧客,蓑笠漁竿日月長。

    145 《簡王原翚》 明·史遷

    東郭道人才大奇,置身散地任支離。
    阿誰或訝嵇康懶,此老真成濟叔癡。
    白日放歌杯在手,青春作夢草生池。
    《輞川圖》是傳家譜,留得當年絕妙辭。

    146 《讀金陵俞仲髦荔枝辭戲作五十四韻》 明·宋玨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貶楓亭驛,甘作驛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飽啖之。
    事有謬不然,傾耳聽我詞。

    147 《簡劉二若生》 明·王留

    面交終日自為群,同在長安晚識君。
    消散名心真沃雪,輕狂癡夢假行云。
    潔杯劇飲因花醉,角枕微寒與妓分。
    不是夜深私語密,遙天新雁豈堪聞。

    14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49 《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 明·謝常

    瘦老子,吳門生,雙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須杖行。
    草堂臥病留不得,聲名早動金門客。
    走書遠至闔閭城,起躡芒屨強匍匐。
    春風放舟東海邊,相知喜遇王侯賢。

    150 《邸報》 明·謝鐸

    北窗幽夢正逡巡,忽聽南來邸報頻。
    鳴馬一空還立仗,震雷百里尚驚人。
    癡心敢自渾忘世,浪跡猶憐未絕塵。
    感慨不知圖報地,白頭羞殺老詞臣。

    151 《素英還吳門別后有憶重賦長句請牧翁同作》 明·徐于

    觸忤閑腸舊置愁,追憐夜壑早亡舟。
    情牽嫩柳曾傷李,選唱新詞絕似劉。
    投老余癡甘自笑,為花添瘦任人尤。
    惟憑月落孤衾夢,覓遍虛無更九州。

    152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宋·蘇軾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
    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

    153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宋·蘇軾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154 《過于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 宋·蘇軾

    我似老牛鞭不動,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黃犢走卻來,海闊山高百程送。
    庶幾門戶有八慈,不恨居鄰無二仲。
    他年汝曹笏滿床,中夜起舞踏破甕。

    155 《用前韻再和孫志舉》 宋·蘇軾

    人眾者勝天,天定亦勝人。
    鄧通豈不富,郭解安得貧。
    驚飛賀夏燕,走散入幕賓。
    醉眠中山酒,夢結南柯姻。

    156 《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 宋·蘇軾

    見和西湖月下聽琴謖謖松下風,藹藹垅上云。
    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尊。
    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

    157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158 《王中甫哀辭》 宋·蘇軾

    生芻不獨比前人,束槁端以廢謝鯤。
    子達想無身後念,吾衰不復夢中論。
    已知毅豹為均死,未識荊凡定孰存?
    堪笑東坡癡鈍老,區區猶記刻舟痕。

    159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160 《贈李道士(并敘)》 宋·蘇軾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 關于夢癡的詩詞 描寫夢癡的詩詞 帶有夢癡的詩詞 包含夢癡的古詩詞(3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