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梢林的詩詞(430首)

    381 《秋圃感物》 宋·宋庠

    秋葉霜前綠,秋池雨后清。
    殘蟬多默默,寒蝶強輕輕。
    丹果林梢熟,黃花草際明。
    心慚逃相客,世外掩柴荊。

    382 《西湖》 宋·陶弼

    寧越佳山水,西湖似浙城。
    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門聲。
    路向林梢轉,天隨野色橫。
    從茲棲泊者,無復渡江情。

    383 《畢少董繙經圖詩》 宋·王铚

    我知君子有常心,誰謂春秋無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萬變在前吾不惑。
    錦衣白馬青油客,回首傷心淪異域。
    縞帶喜贈延州來,一見渾如舊相識。

    384 《會覽亭三首》 宋·張嵲

    角聲嗚咽下城頭,水國風煙欲暮愁。
    遠日苦遭層嶂隔,歸心欲逐大江游。
    漁村積火臨沙岸,賈客連檣集市樓。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鉤。

    385 《勸農》 宋·張嵲

    奉詔勵農耦,建旟行近郊。
    流云生薄陰,遠色澹平皋。
    溪口逾散渙,山遠始岧峣。
    柔荑展翠茵,穹石架長橋。

    386 《月下觀海棠》 宋·張嵲

    澄空流華月,列炬林梢綴。
    從焰爍明霞,紅曛花似醉。
    流連陶嘉月,共惜春風駛。
    預嘆他日來,余紅紛滿地。

    387 《納涼》 宋·章甫

    大熱金石流,日色赤可畏。
    鄙夫先多病,喘息僅存氣。
    飲冰不救渴,膚汗那容睡。
    秋風幾時來,不問黑貂敝。

    388 《蒼寒堂》 宋·張镃

    短橋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銷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凈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記,竹護根莖恐鶴侵。
    莫訝塼爐多宿火,春晴猶似處云深。

    389 《田父吟五首》 宋·葉茵

    群來野雀繞林梢,三五人家住水坳。
    翁媼語人年歲好,屋山添得一層茅。

    390 《春晚二首》 宋·葉茵

    紅紫雨離披,風光別壯時。
    世情楊絮覺,心事杜鵑知。
    屋角溪連井,林梢菊障籬。
    幸無塵役役,倚檻數晴絲。

    391 《題老悟畫卷四首》 宋·裘萬頃

    何處移來一川竹,空濛煙霧染人衣。
    其間應有葛陂杖,時出林梢帶雨飛。

    392 《黃梅》 宋·劉宰

    林梢脆實薦辛酸,尚記兒時刮目看。
    老去齒牙無復昔,曉枝猶喜墮金丸。

    393 《句》 宋·王镃

    林間望斷松梢路,白鶴真人尚未還。

    394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395 《江上》 宋·艾性夫

    江上春肥衰草生,林梢煙暖乳鳩鳴。
    青山與我一面雅,白鳥令人雙眼明。
    云凈有時看雨泣,水平無處覓溪聲。
    折芳弄翠渾閒冗,時與樵漁錯雜行。

    396 《余干問舟》 宋·艾性夫

    烏桕林頭月上弦,黃蘆磯下水平天。
    十年客路多隨雁,一樹秋聲總是蟬。
    江闊亂分漁火細,灘空長漱岸沙圓。
    丁寧說與梢人去,若過芝山且系船。

    397 《折縣道中二首》 宋·孔武仲

    柳堤桃塢未怡融,浣濯新梢上淺紅。
    一段春光來逼眼,棗騮嘶入柏林中。

    398 《病中》 宋·晁公溯

    莓苔上車轍,病客方臥家。
    不知春將歸,悵然感年華。
    雨砌粘落絮,風廊走飛花。
    坐久不知倦,林梢來暮鴉。

    399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400 《尉廨無隙地不能蒔花竹之屬惟廳事前舊有柳一》 宋·晁公溯

    千林春入花梢紅,空庭無樹來東風。
    手栽楊柳三尺許,芳意已在萌芽中。
    官居難期十年木,聊爾移根伴幽獨。
    雨催細葉相續生,眉峰為誰出修綠。

    * 關于梢林的詩詞 描寫梢林的詩詞 帶有梢林的詩詞 包含梢林的古詩詞(4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