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梅溪人的詩詞(853首)

    421 《壽吳景年》 宋·陳著

    托跡紅塵不染塵,徑梅溪竹共精神。
    字真正逼張居士,禪味曾參印上人。
    聲色素輕非為老,須眉雖皓卻如新。
    兒孫須得文章力,富貴叢中一壽椿。

    422 《送王元高兄弟東上》 宋·姚勉

    去去龍門客又新,一鞭猛過禹濤春。
    竚觀極論陳三策,切莫潛兵救八人。
    沂國素無溫飽志,梅溪不作諂諛臣。
    二難兄弟當如此,及第歸來喜拜親。

    423 《贈尋賢相士》 宋·姚勉

    三載須尋一狀元,難尋卻是狀元賢。
    近時橫浦梅溪老,方是人中第一仙。

    424 《寄老溪上人》 宋·蒲壽宬

    已知山是石,掛起碧筇條。
    家在黃梅樹,門當獨木橋。
    寡交因犬惡,默坐聽蟬調。
    同道何時過,心慵不見招。

    425 《題和靖先生觀梅圖無懷上人徵予作》 宋·仇遠

    癡童癯鶴冷相隨,笑指南枝傍小溪。
    到處一般香影色,孤山只在斷橋西。

    426 《隔溪梅令 和南金鴛湖舟中韻》 元·邵亨貞

    幾年不到晝橋西。
    路依稀。
    回首淡煙殘柳,昔游非。
    笛聲何處悲。
    故人不見夢魂迷。
    草萋萋。
    幾度倚闌,欲寄舊相思。
    相思無盡期。

    427 《霜葉飛 小溪歲晚,與南金夜坐分韻》 元·邵亨貞

    晚風吹醒梅花夢,吟袖人倦無語。
    楚天云澹雁凄涼,何況黃昏雨。
    又忽忽、驚心歲序。
    村荒更迥無鐘鼓。

    428 《太常引 壽陶珉溪》 元·王惲

    南枝梅信點冰妍。
    覺初度,得春偏。
    人物*堂仙。
    看才思、渾如*泉。
    悠悠往古,紛紛俗學,**繡空鮮。
    青鬢莫蒼然。
    要折衷、陶家講筵。

    429 《春日閑居即事寄上元敏上人》 宋·釋智圓

    門掩平湖避俗囂,靜觀風景識春朝。
    庭梅向日花全拆,岳樹連云雪未消。
    少壯可驚年暗減,幽棲翻覺睡偏饒。
    相知賴有曹溪子,禪外時來慰寂寥。

    430 《失題》 宋·項安世

    肇開苕{上士下言}葬斯文,從此新安族望分。
    觕角煙寒山烈烈,梅溪風切水沄沄。
    何人可志林宗墓,他日應尋董相墳。
    桃李無言蹊自遠,五湖清淚濕春云。

    431 《明覺寺折梅》 宋·王铚

    遙山天際斂眉峰,清淺溪邊淡粉容。
    薄暮寺橋人獨立,一燈明滅數聲鐘。

    432 《溪傍梅花初開二首》 宋·張嵲

    細挹幽香辨殘雪,卻驚寒谷獨先春。
    殷勤為記春風面,他日重來是故人。

    433 《送翁誠之尉慈溪》 宋·陳傅良

    徐劉文采后,鄒魯典刑間。
    為母求三釜,令人見一班。
    時平無事立,地僻得官閑。
    好索梅花笑,題詩海上山。

    434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從來嫌用和羹字,才到詩中俗殺人。
    一片彩云溪上暖,不隨芳草夕陽新。

    435 《寓舍聽雨憶園中梅花》 宋·張镃

    陰霏非是妒春華,薄命詩人帶累花。
    煙逼艷低侵竹冷,風攔香橫逐溪斜。
    開時數日曾邀客,別后連旬阻到家。
    檐溜可堪聲徹曉,夢中余恨亦無涯。

    436 《梅》 宋·葉茵

    溪橋一樹玉精神,香色中間集大成。
    疏影逼真前處士,群花推重老先生。
    春回隴首人千里,月到窗前夢五更。
    甚欲折來還不忍,歲寒留取看崢嶸。

    437 《水墨梅花》 宋·戴表元

    江海歸來見似人,離披猶自少風塵。
    何如淡月山莊夜,百幅清溪亂寫真。

    438 《隔溪梅》 宋·方蒙仲

    美人隔秋水,佇立奈愁何。
    剪取靈均語,臨風恍浩歌。

    439 《溪橋梅》 宋·方蒙仲

    一陣曉風寒,驚飛點去鞍。
    行人易愁絕,便作柳花看。

    440 《和李藍溪梅花韻》 宋·黃庚

    南枝開遍北枝開,祗恐飛香落砌苔。
    踏雪詩人應癖好,杖藜日日為詩來。

    * 關于梅溪人的詩詞 描寫梅溪人的詩詞 帶有梅溪人的詩詞 包含梅溪人的古詩詞(8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