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梅溪人的詩詞(853首)

    361 《梅》 宋·蔣堂

    玉骨絕纖塵,前身清凈身。
    無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
    冷淡溪橋曉,殷勤江路春。
    寒郊瘦島外,同氣更何人。

    362 《辛亥元日游聞人省庵園和陳藥房韻》 宋·林尚仁

    倚欄吟未穩,把酒問溪山。
    今日又添歲,一冬無此閑。
    梅花依竹靜,雪意避春慳。
    次第燈期近,重逢一解顏。

    363 《秦竹溪校書清漳未回》 宋·盛世忠

    茅齋雅稱竹方床,風過疎籬有暗香。
    劇飲一冬成酒病,得閑科日為詩忙。
    新移橘本便霜信,貧看梅花倚夕陽。
    相望故人三百里,十宵九夢到清漳。

    364 《東溪閑居示眾偈》 宋·釋行瑛

    聯絡藤蘿一徑,行窮始到松門。
    籬畔野華不艷,堂前流水非喧。
    午飯龍離鐵缽,夜深月落金盆。
    此是真修行處,何人得意忘言。

    365 《和高簿送梅》 宋·王志道

    屈曲溪橋路兩丫,淡煙如隔小欞紗。
    南枝已入詩人手,三弄從教咽暮笳。

    366 《送友人西上》 宋·吳晦之

    曉行山路梅花白,晚宿溪橋柳色青。
    此去西湖春漸暖,畫船沽酒水邊亭。

    367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368 《早梅》 宋·張棨

    扶筇拄月過前溪,問訊江南第一枝。
    驛使不來羌管歇,等間開落只春知。
    何年流水恨,昨夜小橋春。
    縱有相逢地,都無可寄人。

    369 《月夜梅邊即事》 元·葉颙

    香裹寒云滿溪,月明津渡人迷。
    夢入江南舊路,夕陽流水橋西。

    370 《雨中懷黃葉老人》 明·筠隱遂

    不斷黃梅雨,知師反得閑。
    孤眠聽鳴溜,孰謂非深山。
    苔色漸逾檻,溪光欲浸關。
    爨煙厭空寂,一去便忘還。

    371 《梅都尉園看竹》 明·林登秀

    人去秦臺竹尚青,四時疑有彩云停。
    霜中節凜孤臣操,地下根分貴主靈。
    三徑陰森連舊闕,半溪煙雨暗荒亭。
    孤枝為染虹橋血,化碧竿頭似有腥。

    372 《張山人適見訪暮歸口號》 明·姚道衍

    隔水茅堂塵靜,臨溪松戶時開。
    煙碧澗邊非草,云白山前是梅。
    琴為知音一曲,酒緣得意多杯。
    今日乘驂且去,明朝帶鶴重來。

    373 《浣溪沙》 宋·蘇軾

    羅襪空飛洛浦塵。
    錦袍不見謫仙人。
    攜壺藉草亦天真。
    玉粉輕黃千歲藥,雪花浮動萬家春。
    醉歸江路野梅新。

    374 《梅花二首》 宋·蘇軾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375 《歲暮書懷寄林玉溪》 宋·戴復古

    笑共梅花語,窮難與命爭。
    人皆居燠館,我獨墮寒坑。
    假合非吾道,幽棲了此生。
    門墻元自靜,群小莫從橫。

    376 《游云溪與郡宴用太守韻即事二首》 宋·戴復古

    官府太平無一事,凝香座上著衰翁。
    飄搖短棹游方沼,縹緲高樓倚半空。
    把酒夜深霜落后,吹簫人在月明中。
    使君笑指梅花說,去歲今年事不同。

    377 《次韻李子永梅村散策圖》 宋·范成大

    光風先放越溪春,蕭散尋詩索笑人。
    藜杖前頭春浩蕩,三生應是主林神。

    378 《雪後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 宋·范成大

    瓦溝凍殘雪,檐溜粘輕冰。
    破寒一竿日,春隨人意生。
    端葉再三白,南枝尚含情。
    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

    379 《項里觀楊梅》 宋·陸游

    溪流曲曲樹陰陰,人語煙中覺塢深。
    把定山僧同一笑,明年強健更相尋。

    380 《梅市》 宋·陸游

    沙際人家半掩扉,借炊小住不相違。
    水生溪面大魚躍,風定草頭雙蝶飛。
    竹院游僧聞鼓集,煙畦老圃荷鋤歸。
    浩然物外真堪樂,回首浮生萬事非。

    * 關于梅溪人的詩詞 描寫梅溪人的詩詞 帶有梅溪人的詩詞 包含梅溪人的古詩詞(8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