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梁宋游的詩詞(81首)

    21 《送李給事歸徐州覲省》 唐·孫逖

    列位登青瑣,還鄉復彩衣。
    共言晨省日,便是晝游歸。
    春水經梁宋,晴山入海沂。
    莫愁東路遠,四牡正騑騑.

    22 《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 唐·高適

    亞相膺時杰,群才遇良工。
    翩翩幕下來,拜賜甘泉宮。
    信知命世奇,適會非常功。
    侍御執邦憲,清詞煥春叢。

    23 《送蕭十八與房侍御回還》 唐·高適

    常苦古人遠,今見斯人古。
    澹泊遺聲華,周旋必鄒魯。
    故交在梁宋,游方出庭戶。
    匹馬鳴朔風,一身濟河滸。

    抒懷懷才不遇

    24 《送司空十四北游宋州》 唐·張南史

    九拒危城下,蕭條送爾歸。
    寒風吹畫角,暮雪犯征衣。
    道里猶成間,親朋重與違。
    白云愁欲斷,看入大梁飛。

    25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楊秀才還江東》 唐·許渾

    年來不自得,一望幾傷心。
    風轉蕙蘭色,月移松桂陰。
    馬隨邊草遠,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更聽梁甫吟。

    26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楊秀才還江東》 唐·許渾

    年來不自得,一望幾傷心。
    風轉蕙蘭色,月移松桂陰。
    馬隨邊草遠,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更聽梁甫吟。

    27 《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一作汴州客舍有酬)》 唐·羅隱

    梁宋追游早歲同,偶然違別事皆空。
    年如流水催何急,道似危途動即窮。
    醉舞且欣連夜月,狂吟還聚上樓風。
    煩君更枉騷人句,白鳳靈蛇滿袖中。

    28 《古意(二十首)》 明·袁凱

    十五志為學,四海訪巨儒。
    低回梁宋郊,浩蕩齊魯區。
    庶從父老問,得親交游徒。
    惜哉戎馬起,中道乃趑趄。
    歸來臥荒園,白首成下愚。

    29 《過故宋》 唐·駱賓王

    舊國千年盡,荒城四望通。
    云浮非隱帝,日舉類游童。
    綺琴朝化洽,祥石夜論空。
    馬去遙奔鄭,蛇分近帶豐。

    30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 宋·蔡向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橋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31 《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 宋·王安石

    大梁春費寶刀催,不似湖陰有早梅。
    今日盤中看翦彩,當時花下就傳杯。
    紛紛自向江城落,杳杳難隨驛使來。
    知憶舊游還想見,西南枝上月徘徊。

    32 《送周元通昆仲官蜀》 宋·賀鑄

    周郎弟兄皆可人,外朗內潤連城珍。
    樽酒逢迎記梁宋,聯驂行邁度咸秦。
    寶雞道上冰雪晚,金雁江邊梅柳春。
    公暇樂游須念我,青衫白發倦京塵。

    33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東武厭塵土,彭門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躋攀。
    輕帆過百步,船底驚雷翻。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34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梁園久蕪沒,何以奉君游。
    故城已耕稼,臺觀皆荒丘。
    池塘塵漠漠,雁鶩空遲留。
    俗衰賓客盡,不見枚與鄒。
    輕舟舍我南,吳越多清流。

    35 《送史純夫出疆》 宋·王铚

    悠悠遠水季膺舟,漠漠余寒季子裘。
    隔歲梅花新舊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復關河四百州。
    辯舌縱橫報知已,古人憑軾取封侯。

    3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7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3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9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
    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
    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詠物竹子抒懷

    40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
    后于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 關于梁宋游的詩詞 描寫梁宋游的詩詞 帶有梁宋游的詩詞 包含梁宋游的古詩詞(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