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橋堆的詩詞(88首)

    61 《蘭陵王·柳陰直》 宋·周邦彥

    柳陰直。
    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62 《園廬》 宋·林逋

    柴關寒井對蕭辰,自愛棲遲近古人。
    閑草遍庭終勝俗,好書堆案轉甘貧。
    橋邊野水通漁路,籬外青山見寺鄰。
    懶為躬耕詠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63 《雨中花/夜行船》 宋·無名氏

    夢破江南春信,漸入江梅,暗香初發。
    乞與橫斜疏影,為憐清絕。
    梁苑相如,平生有賦,未甘華發。
    便廣寒爭遣,韶華驚怨,詎妨輕折。

    64 《依韻和圖南五首·金牛相別呈誠之》 宋·文同

    出門相與望橫參,露浥幧頭冷逼簪。
    驛在金堆隨澗遠,路經銅冶入煙深。
    過橋住馬應回首,上嶺聞猿想動心。
    勝事莫過文酒樂,此時銷得各沉吟。

    65 《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 宋·周必大

    桃源非真亦非空,幾年誤轉漁郎篷。
    豈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萬弱水中。
    主公心伴白鷗沒,莫莫朝朝醉花月。
    邇來一念了世緣,蟬冕照人頭未雪。

    66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67 《送遜監淮西酒并示諸任二首》 宋·蘇轍

    疇昔南遷海上雷,艱難唯與汝同來。
    再從龍尉茅叢底,旋卜云橋荔子堆。
    相與閉門尋舊學,誰言復出理官醅。
    乘田委吏先師事,莫學陶翁到即回。

    68 《京兆安汾叟赴辟臨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畫陽關圖》 宋·張舜民

    古人送行贈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畫。
    自寫陽關萬里情,奉送安西從辟者。
    澄心古紙白如銀,筆墨輕清意蕭灑。
    短亭離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車馬。

    69 《寄梁士衡》 宋·韓元吉

    江上潮聲日夜來,相望蹤跡共塵埃。
    亂花洗雨紅成陣,疊嶂連天翠作堆。
    山市放歌知屢醉,沙津獨步想千回。
    松林月出溪橋夜,猶憶當年對野梅。

    70 《奉酬才元席上所賦前韻》 宋·張元干

    夜飲華堂燭屢灰,暗香浮處數枝梅。
    坐中一笑對三粲,客里此歡能幾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歸時還是曉鐘催。
    露濃月白溪橋路,但記群山翠作堆。

    71 《小臨海曲十首》 元·楊維楨

    日落洞庭波,吳娃蕩槳過。
    道人吹鐵笛,風浪夜來多。
    道人鐵笛響,半入洞庭山。
    天風將一半,吹度白銀灣。

    72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73 《哨遍·木葉盡凋》 宋·劉學箕

    木葉盡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萬頃、一葦縱所之。
    若憑虛馭風仙子。
    聽洞簫、綿延不絕如縷,馀音裊裊游絲曳。

    74 《送人之桐柏》 宋·周文璞

    半溪松黃堆碧波,狂夫于此欲如何。
    洞天春晚歸不得,司馬悔橋芳草多。

    75 《除夕》 宋·方岳

    守歲團欒謝兩侯,堆盤水陸有珍投。
    鱘香透白瓊瑤片,蝦醉殷紅瑪瑙鉤。
    湩酪遠分閩嶠雪,枝柑猶帶石橋秋。
    老饕兀兀陶陶外,一笑人間百事休。

    76 《贈云峰演庵主》 宋·李昴英

    一庵移向白云堆,檜柏參天少日栽。
    頗怪發如金線樣,想曾眼見鐵橋來。
    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對蒲團取芋煨。
    卻笑老盧懷缽走,只因說出鏡非臺。

    77 《北山遇雪》 宋·衛宗武

    天公衒天巧,三見臘之時。
    似花還非花,袞袞縱橫飛。
    瀉竹振清香,壓梅迷真蕤。
    烏兔耿無光,遁跡不敢馳。

    78 《筠溪八景詩·谷岫陵云》 宋·陳著

    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嶐嵷。
    堆高鹿苑沖銀漢,積擬鉅橋跨玉虹。
    斂厚難輸王廩粟,歲豐長守大夫松。
    乾坤種此昭宏德,陰濟鄉區皎發翁。

    79 《觀西淙千丈瀑布》 宋·胡仲弓

    萬斛明珠萬疊雷,分明激破白云堆。
    何因卷上銀河去,莫放瀨溪橋下來。

    80 《寄春膏牋與何同叔監簿因居古體》 宋·張镃

    蘇州粉牋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夸。
    近年專制淺蠟色,軟玉瑩膩無纖瑕。
    盤門系纜高橋住,呼僮徑訪孫華鋪。
    琱鎪紅碧任成堆,春膏且問如何去。

    * 關于橋堆的詩詞 描寫橋堆的詩詞 帶有橋堆的詩詞 包含橋堆的古詩詞(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