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桃花色的詩詞(896首)

    861 《木芙蓉》 宋·李石

    榮枯一氣內,造化本自公。
    春花與秋蔕,孰云有不同。
    試看木芙蕖,雨露滋芳叢。
    嫣然生百巧,秀色傾房櫳。

    862 《送夔路費漕》 宋·李流謙

    晚風酣酣吹柳花,長這送客日欲斜。
    春草春波兩愁極,云馳千騎誰能遮。
    先生要是世所寶,大貝白璧金丹砂。
    生當龍墀侍黃繖,不爾鳳閣揮白麻。

    863 《木芙蓉》 宋·李流謙

    秋光冷如冰,秋花淡無色。
    偶見此粲者,濃艷照孤寂。
    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
    東風嬖桃李,倚樹三嘆息。

    864 《賦括蒼郡齋》 宋·姜特立

    括蒼云水窟,刺史神仙宅。
    窈窕九折通,仿佛三山隔。
    千峰郁崔嵬,一派繞清激。
    境凈不可唾,崖傾誰敢迫。

    865 《呈府判兄》 宋·姜特立

    端憂傷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邊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臉,區木漸成窠。
    擬作開眉計,何當掃障魔。

    866 《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 宋·樓鑰

    鮑侯年少老文學,藝苑優游富耕穫。
    胸中涵養自成趣,妙處正恐兒輩覺。
    我慙門巷非尺五,字欲問奇誰與榷。
    開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腦脂何太虐。

    867 《宜春縣齋寒日作》 宋·趙蕃

    故知寒食住為佳,可奈攜家更憶家。
    憂樂相尋定何種,死生如夢本無涯。
    節中天色少來舊,詩里風光別去嗟。
    李逕桃蹊事雖退,柳行因雨未拋花。

    868 《訪建康留守》 宋·汪莘

    敬公太古明月服,愛公九天寒露漿。
    畏公龍泉太阿劍,喜公班虎花蛇囊。
    月中含月作懷抱,露表滴露生清涼。
    風塵澒洞要英杰,太平潤色須文章。

    869 《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 宋·汪莘

    鰲山萬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壯能軒物表,洗心清不渾塵囂。
    洞天別有風光異,人世那知宇宙遙。
    云覆醮壇閑悄悄,煙凝仙室靜蕭蕭。

    870 《湘東苑》 宋·周弼

    湘東王好開芳甸,亭臺環繞朱欄遍。
    就中應教誰最多,庾信江淹日歡宴。
    七十里圍高木柵,花柳燒殘少顏色。
    取次華林建鄴邊,奚不移歸帝王宅。

    871 《題推篷梅軸》 宋·李曾伯

    片玉漏春色,恍逢江路傍。
    中山費巧思,壽陽矜輕妝。
    精神盈一握,標格壓眾芳。
    彷佛水邊影,有無風前香。

    872 《十月六日園丁置墨紫》 宋·方岳

    已是年時欲雪天,誰回冷落作芳妍。
    極知品在群葩上,忽與梅爭一著先。
    顏色依然香墨重,花頭不減暮春圓。
    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權。

    873 《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 宋·衛宗武

    挺然昂霄蟠澗阿,彼美松者非凡槎。
    千林搖落乃孤艇,舞春楊柳傞傞。
    翛然照水溪一涯,彼美梅者非凡葩。
    冰姿皎潔抱清獨,漫山桃李徒繁華。

    874 《寄賦慈溪沈氏愛菊序》 宋·陳著

    我不識愛菊,卻與菊相識。
    寒前后著花,土中央為色。
    微苦養長壽,晚香擅清德。
    滔滔彼世人,方為桃李役。

    875 《訴衷情·綠云鳳髻不忺盤》 宋·陳允平

    綠云鳳髻不忺盤。
    情味勝思酸。
    曉色露桃煙杏,空照臉霞丹。
    花漸老,徑苔閑。
    錦斕斑。
    怨紅一葉,流水東風,好去人間。

    876 《春興二首》 宋·王炎

    山遠煙蒙樹,汀回水嚙沙。
    云陰初解駁,春色已光華。
    土潤麥爭秀,日蒸桃欲花。
    杜門無可喜,鵲語誤楂楂。

    877 《老人命賦家庭雙頭牡丹》 宋·項安世

    只與酴醾話獨醒,不隨桃李競時名。
    人憐國色無花對,天與風流并蒂生。
    兩兩鶴紅思并翥,雙雙鹿紫待齊鳴。
    沖天食野方多慶,盡是仙翁手種成。

    878 《贈葉少敏》 宋·項安世

    絳蠟高然玉粟花,眉間喜色見宜家。
    銀河已報橋成鵲,寶鏡遙知鬢畫鴉。
    柳外月圓人漸好,洞中桃出路非賒。
    從今莫作悲秋賦,直自安仁鬢未華。

    879 《送李知縣赴蘄州廣濟》 宋·項安世

    江頭雪齋冰河折,日照江光動春色。
    青絲快馬踏香泥,畫鼓方舟送行客。
    已驚柳葉大如指,忽見梅花飛著額。
    草根青軟濕鍼氈,枝頭綠淡搖金碧。

    880 《春陰二首》 宋·項安世

    好風疏雨淪紅塵,收拾殘花作翠陰。
    春色不隨桃李去,一川濃綠正深深。

    * 關于桃花色的詩詞 描寫桃花色的詩詞 帶有桃花色的詩詞 包含桃花色的古詩詞(8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