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桂緣的詩詞(188首)

    121 《甲辰歲張郡伯鄮西如覲京師其母太夫人出中饋》 明·盧柟

    鳳歷開皇紀,龍池憶紫煙。
    青陽調玉燭,白日轉幽天。
    河朔風云會,漳涯氣概先。
    諸公梁苑客,明府漢庭銓。

    122 《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 明·羅倫

    久病寒衿易覺秋,老懷珍重為東周。
    玄天有意緣隨在,紫綬何人為國謀。
    月桂夜長迷玉兔,銀河秋盡隔牽牛。
    云山十二窩頭路,多謝先生夢寐求。
    ¤

    123 《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明·桑悅

    織女望牽牛,銀漢一水遙。
    天緣許會合,秋清正良宵。
    張騫取星槎,吳質伐桂橈。
    安用人間鵲,腥羽編成橋。
    ¤

    124 《園亭言懷》 明·王廷陳

    駿死骨誰象,市焚齒自累。
    棄置悲團扇,齟齬嘆方枘,恥隨荊橘化,樂與魏瓠棄。
    素無金張援,焉取丘園賁。
    農圃衍世業,桑麻綜歲計。

    125 《題方道人壺□詩》 明·王澤

    仙城芙蓉青匝溪,郁蕭瓊館開浮黎。
    飛甍仰空不可躋,青壁直上緣金梯。
    仙人星冠紫霞服,萬□不死中冥棲。
    山中芝田春雨熟,綠葉如掌人參齊。

    126 《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明·徐賁

    商飆吹秋天如藍,出戶圓月生東南。
    眾星次第斂芒角,獨有桂影垂毿毿。
    澄光無私照應遍,不間污澤兼清潭。
    冰輪軋軋上銀漢,玉龍左右駕兩驂。

    127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2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29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宋·蘇軾

    鄴侯藏書手不觸,嗟我嗜書終日讀。
    短檠照字細如毛,怪底眼花懸兩目。
    扶衰賴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掛仙錄。
    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

    130 《次韻鄭介夫二首》 宋·蘇軾

    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長庚到曉空陪月,太歲今年合守心。
    相與嚙氈持漢節,何妨振履出商音。
    孤云倦鳥空來往,自要閑飛不作霖。

    131 《久客書懷》 宋·陸游

    行役飽看山,沉綿剩得閑。
    忘憂緣落魄,耐老為癡頑。
    射虎臨秦塞,騎驢入蜀關。
    芳洲蘭可佩,幽磴桂堪攀。
    欸乃聲饒楚,陬隅句帶蠻。
    悠然長自遣,故里幾時還。

    132 《古風敬餞吉州梁史君》 宋·楊萬里

    南方儒先囿三山,山中豹蔚推拍鸞。
    手拏枝桂下廣寒,身作德星南斗間。
    治行第一聞九關,再分魚書朱兩幡。
    豐湖夜敲坡老門,螺浦曉酌六一泉。

    133 《宿楓平》 宋·楊萬里

    休說江西西路行,東來骨瘦卻詩清。
    恐緣桂玉疏云子,敢對溪山喚麴生。

    134 《寄凈名菴僧長吉》 宋·宋祁

    故人詩未報,恨恨復經年。
    夢去長江路,心知寶所天。
    孤情巖桂老,逸思暮云傳。
    無奈纓緌累,猶乖方外緣。

    135 《硤石乘舟晚歸》 宋·宋祁

    晚棹乘馀興,平川不駛流。
    山來疑逼岸,林度省移洲。
    郭迥花仍繞,巖寒桂自留。
    鼓聲風處疊,帆影浪間浮。
    候吏緣溪彴,迎旗駭浦鷗。
    嚮時天際遠,還有望歸不。

    136 《登竺峰》 元·王冕

    健步攀緣上碧峰,方知絕頂路岐通。
    一生如在九霄上,萬景都歸兩目中。
    老鶴獨翻珠草露,孤猿嘯落桂花風。
    青箱家世君休問,江左于今事不同。

    137 《晚食菊羹》 宋·司馬光

    朝來趨府庭,飲啄厭腥膻。
    況臨敲撲喧,憒憒成中煩。
    歸來褫冠帶,杖屨行東園。
    菊畦濯新雨,綠秀何其繁。

    138 《三游洞》 宋·歐陽修

    漾戢泝清川,舍舟緣翠嶺。
    探奇冒層嶮,因以窮人境。
    弄舟終日愛云山,徒見青蒼杳靄間。
    誰知一室煙霞里,乳竇云腴凝石髓。

    139 《答僧訥》 宋·賀鑄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上人猛謝區中緣,破冠投櫛還童顛。
    寸灰已滅五經笥,來入辨才無礙禪。

    140 《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元·元好問

    中語,為之賦仙人詞,今載於此。
    夢入云山宮闕幽。
    鸞?同侶鴛鳳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 關于桂緣的詩詞 描寫桂緣的詩詞 帶有桂緣的詩詞 包含桂緣的古詩詞(1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