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天福坤維厚,忠賢擁節旄。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元氣符才格,文星照筆毫。五言全麗則,六義出風騷。
疏散無世用,為文乏天格。把筆日不休,忽忽有所得。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識。子獨訪我來,致詩過相飾。
樂府邊塞寫馬思鄉
文王喻復今朝是,子晉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遠,周稱流火月難窮。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獨想道衡詩思苦,離家恨得二年中。
柳樹傷懷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云。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女子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伊余幼且賤,所稟自以殊。弱歲謬知道,有心匡皇符。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縱性作古文,所為皆自如。
田園寫景寫人
種日應逢晉,枯來必自隋。鱷狂將立處,螭斗未開時。卓犖擲槍干,叉牙束戟枝。初驚蟉篆活,復訝獝狂癡。
分閫兼文德,持衡有武功。荊南知獨去,海內更誰同。拔地孤峰秀,當天一鶚雄。云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道和氣兮襲氤氳,宣皇規兮彰圣神。服遐裔兮敷質文,格苗扈兮息煙塵。
舉世重文雅,夫君更質真。曾嗟混雞鶴,終日異淄磷。詞賦離騷客,封章諫諍臣。襟懷道家侶,標格古時人。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青云何潤澤,下有賢人隱。路入菱湖深,跡與黃鶴近。野風吹白芷,山月搖清軫。詩祖吳叔庠,致君名不盡。
詩教殆淪缺,庸音互相傾。忽觀風騷韻,會我夙昔情。蕩漾學海資,郁為詩人英。格將寒松高,氣與秋江清。
君家雙美姬,善歌工箏人莫知。軋用蜀竹弦楚絲,清哇宛轉聲相隨。夜靜酒闌佳月前,高張水引何淵淵。
圣主得賢臣,天地方交泰。恭惟岳精粹,多出于昭代。君侯握文鏡,獨立塵埃外。王演俗容儀,崔陵小風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