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心的詩詞(354首)
221
《勝勝慢/聲聲慢》 宋·無名氏
寒應消盡,麗日添長,百花未敢先拆。
冷艷幽香,分過溪南春色。
調酥旋成素蕊,向碧瓊、枝頭勻滴。
愁腸斷,怕韶華三弄,雪映溪側。
223
《?馬索》 宋·無名氏
曉窗明,庭外寒梅向殘月。
吳溪庾嶺,一枝偷把陽和泄。
冰姿素艷,自然天賦,品格真殊常別。
奈北人、不識南枝,喚作臘前杏先發。
224
《花娘歌》 宋·梅堯臣
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聲名居樂府。
荏苒其間十四年,朝作行云暮行雨。
格夫氣俊能動人,人能動之無幾許。
前歲適從江國來,時因醼席相微語。
227
《正月六日七日書所見》 宋·晁說之
扶光歲首當何辰,薦視變異紛無垠。
既驚馬日不為馬,況復人日不成人。
咸疑白晝懸月魄,嘩言日月本斗格。
如負如空天風愁,似食不食自毒螫。
229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230
《靡靡》 宋·王令
源源世俗尚依違,靡靡風流日正微。
吾病未能終是是,人言何似喜非非。
況當天下難能地,欲撥憸人未發機。
要格君心是知術,不然應合買山歸。
232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234
《次韻曹提管楚東之作》 宋·洪咨夔
蕭騷兩岸落秋蓬,楚水西流不肯東。
好酒但須知婦有,新涼莫問與誰同。
片心置向嚚塵外,萬事留將醉眼中。
喜得建安標格在,何曾詩解使人窮。
235
《苦筍》 宋·洪咨夔
臨軒解褐賜湯沐,一節兩節水蒼玉。
氣嚴慣嘗志士膽,格高厭食太官肉。
此君可人如西湖,荷邊冰簟三更鋪。
心知爽快不宜過,奈此風月人間無。
236
《落棗》 宋·洪咨夔
楊柳天機淺,櫻桃世態深。
空山鳩問答,肥水鶩浮沉。
格物知窮理,觀時會省心。
最憐誰氏女,沙裹日淘金。
239
《送千之侄西歸》 宋·蘇轍
京洛東游歲月深,相逢初喜解微吟,夢中助我生池草,別后同誰飲竹林。
文字承家憐女在,風流似舅慰人心。
便將格律傳諸弟,王謝諸人無古今。
240
《送柳子玉》 宋·蘇轍
柳侯白首郎,風格終近古。
舊游日零落,新輩誰與伍。
人情逐時好,變化無定主。
試看近時人,相教蹈規矩。
* 關于格心的詩詞 描寫格心的詩詞 帶有格心的詩詞 包含格心的古詩詞(3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