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根撥的詩詞(59首)

    41 《稚卿約郭外之游》 宋·鄭獬

    舉世尚刻飾,趨時獨放達。
    醉眼掛飛云,孤心貯明月。
    大匠坐高堂,群材就剞劂。
    楩楠即赤霄,容此蟠根屈。

    42 《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為作長句》 宋·李彌遜

    羲和呼龍曉耕煙,斗挹沆瀣膏瓊田。
    青女剪刻了不睡,瑤草競秀爭春妍。
    凝冰作膚露作胸,蕙花蘭干香蘅荃。
    仙人掌中太華小,上有玉井開叢蓮。

    43 《送樂季和》 宋·李流謙

    袖有禮神璧,橫夭射螮蝀。
    攜持易羊皮,賢士銜隱痛。
    短檠風雪窗,鼎鐘入宵夢。
    出門雀適羿,挽弓不再中。

    44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5 《謝文思許尚之石函廣陵散譜》 宋·樓鑰

    叔夜千載人,生也當晉魏。
    君卑巨寖強,駸駸司馬氏。
    幽憤無所洩,舒寫向桐梓。
    慢商與宮同,慘痛聲足備。

    46 《李參政生日二首》 宋·魏了翁

    湖淺霜雁寒,天高老龍蟄。
    悠悠瀛海間,時運遞消息。
    黃鐘一龠回,槁瘁亦敷澤。
    茹茅趣連征,墐戶同一辟。

    47 《蒲澗山行宿景泰呈諸友人》 宋·李昴英

    蒲根采得汎金船,滴水巖前且地仟。
    造物添支閑歲月,上恩不與好山川。
    意行芳草迷丹灶,旋摘新芽撥澗泉。
    欲雨還晴便登覽,更消一宿白云巔。

    48 《次韻梅山送牡丹二首》 宋·陳著

    姚根魏撥兩京貴,蜀本黟枝南度春。
    今日東風為誰好,花香不到獨醒人。

    49 《寄梁中砥》 宋·仇遠

    句曲峰巒翠倚天,琳宮瓊館宴神仙。
    水程才隔一百里,腳債未償三十年。
    幾擬看山攜酒去,相期聽雨對床眠。
    何當撥遣塵間事,一試松根喜客泉。

    50 《用元韻答汪廣文》 宋·王炎

    十丈花開玉井峰,藤蘿亦附灌木叢。
    可憐浮食不根著,南北羈旅如燕鴻。
    倦飛欲返返未得,夢魂時繞三徑松。
    故人相見發孤笑,執熱一濯清穆風。

    51 《點絳唇 喜芍藥發芽》 元·王惲

    紅葉當*,朝來撥土紅芽秀。
    畫闌晴書。
    憑暖佳人袖。
    一粒丹砂,誰點仙根透。
    從今后。
    為渠釀酒。
    去作花閑友。

    52 《攜家觀農事實驗場還憩鄰校六朝松下》 近代·陳三立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
    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
    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

    53 《讀崔昭緯傳》 宋·張嵲

    季末慆憂事可嗟,本根已撥尚肥家。
    那堪事異荀文若,空費君王十四車。

    54 《贈后山僧謙自牧游》 宋·艾性夫

    為僧不游醯甕雞,游不名山沮澤龜。
    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
    吾謙年少鐘老氣,發根甫斷撥云去。
    歸來笠雪兩肩寒,已覺囊中有佳句。

    55 《和菜花二首》 宋·陳普

    華實根荄若個般,深知始解識鹹酸。
    爭春豈敢當紅紫,貼地何能助碧丹。
    未說余膏尤濟用,最令中色真堪餐。
    洛陽個個知揚撥,此物卻無人會看。

    56 《申港道中》 宋·陸文圭

    兀兀乘肩輿,西風掠老鬢。
    云凍山色暝,水寒江聲近。
    籬根盈尺雪,晴釋才及寸。
    人事日相酬,客路歲將盡。
    急歸掩柴門,地爐撥馀燼。

    57 《山翁吟》 宋·錢時

    歲云暮矣雪塞門,白發山翁病且貧。
    鶉衣百結皮凍裂,旦暮撥雪尋草根。
    催租暴卒打門戶,妻子驚逃翁怖懼。
    盡道長官如母慈,如何赤子投機虎。

    58 《頌古十首》 宋·釋法薰

    天地根無與我同,撥波求水漫勞功。
    時人見此花如夢,坐斷須彌信不通。

    59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捏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岳又天臺。
    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

    * 關于根撥的詩詞 描寫根撥的詩詞 帶有根撥的詩詞 包含根撥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