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根堂的詩詞(498首)

    481 《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 宋·舒岳祥

    麥熟即快活,汝不食麥空饒舌。
    前時斗粟銀百星,老農無銀色菜青。
    此鳥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
    鳥無所食饑奈何,見人食麥喜且歌。

    482 《緣識》 宋·宋太宗

    偃亞松,筆跡高,來更妙,甚奇特,三十年前曾收得。
    上下度量有短長,

    48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484 《和棁弟矮松寺留題》 宋·蘇頌

    曲干隱騰蛇,樛枝展翠華。
    何年喬岳種,移植法王家。
    得地煙云潤,盤根歲月賒。
    縱橫齊殿角,偃蹇拂檐牙。

    485 《次韻王丈豐父待制荔枝二十韻》 宋·蘇籀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醖恢臺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於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486 《皇甫一首》 宋·蘇籀

    吏部初學除陳言,學成理達無可刪。
    腐朽點化皆不凡,有如黃河出崑崙。
    魚龍萬怪隨濤奔,志氣剛偉充乾坤。
    灌溉所短夸雄渾,篇什性情禮義根。

    487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 宋·孫應時

    松柏有佳色,矯矯澗欲涯。
    要經鸞鳳棲,豈怨人跡遐。
    匠石初未逢,千歲甘枯槎。
    萬牛送明堂,亦不以自夸。

    488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489 《書窗梅花數枝病起再見瓶中盛開因作》 宋·王洋

    書堂籬落冷如灰,十日相忘亦自猜。
    初訝凍枝無艷脈,那知寒室自花開。
    銅瓶結實元非種,蔀屋迎春似有媒。
    方信陽和滿天地,不須人力費根栽。

    490 《仟上人舉進士過三十不第詩日男兒三十未有立》 宋·王洋

    春風只解吹克花,靈根古木無生芽。
    玲瓏拳石出萬樣,碧峰千仞藏煙霞。
    世間百事總如此,偶然感慨還興嗟。
    上人本是龍門客,少小辭家來射策。

    491 《見古梅吳府教》 宋·楊公遠

    萬木風饕凍欲癡,孤根逗暖正斯時。
    樹槎牙歷百千歲,花摘索開三兩枝。
    兄弟山礬應未稱,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標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滿世知。

    492 《童氏必大亭》 宋·楊時

    迢遙武夷翁,霞衣爛朝日。
    作亭依云根,曠望茲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陳跡。
    身雖隸編齊,貽謀有遺則。

    493 《留別直院莫子齋少卿》 宋·喻良能

    郁郁千丈松,植根在崇岡。
    清陰亙十畝,直干凌穹蒼。
    好風一披拂,聲韻諧宮商。
    古來成大廈,此物宜棟梁。

    494 《致菊種于子長》 宋·袁說友

    好花一歲幾回開,喜見東籬舊信來。
    不惜移根到鄰里,離披也入畫堂栽。

    495 《題饒德裕三益軒》 宋·曾豐

    過從義要如膠漆,琢磨功要如金石。
    二者于茲有一偏,雖過圣門未之入。
    德裕軀儒今二毛,一軒灑落僅容膝。
    詩書執禮不放閑,直諒多聞誰較密。

    496 《挽宜人李氏》 宋·曾豐

    養成中饋德,留與后人言。
    翰墨其余事,詩書蓋上根。
    不徒為大母,猶復見曾孫。
    蕭瑟堂前意,青蔥雨后萱。

    497 《壽廣東帥潘直閣》 宋·曾豐

    太初談赤松,中古說黃石。
    笑策導引勛,須鬢白成黑。
    金華得道人,綴自仙之籍。
    雖因習墮緣,久悟空為色。

    498 《游曾無慍園可賦者十余處其大莫如樂山次莫如》 宋·曾豐

    至靜之體首歸坤,自乾德外坤為尊,吾宗有志未敢言。
    至靜之體次歸艮,自坤德外艮為近,吾宗有志不容遜。

    * 關于根堂的詩詞 描寫根堂的詩詞 帶有根堂的詩詞 包含根堂的古詩詞(4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