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根葉的詩詞(1006首)

    961 《胡廣文以直養名堂余舉伊川之說問之往反數十》 宋·彭龜年

    以物養物,如水沃木。
    推彼有余,益此不足。
    惟直與氣,如木有根。
    本既充盛,枝葉自繁。

    962 《聞里中蠶饑不肯食山桑成長句》 宋·錢時

    往年蠶老古乏食,采遍山桑無處覓。
    救饑恨不到口頭,略無揀擇和枝吃。
    今年葉亦未為荒,稍羅粉米尋山桑。
    掉頭不肯吃,大似向來藜藿腸。

    963 《古楓》 宋·錢時

    白云巖下古株風,洞洞從根透頂空。
    認得自空真面目,逢春葉綠到秋紅。

    964 《次韻吳靜能秦檜》 宋·丘葵

    故老相傳為秦檜,飛仙時立凍蛟背。
    疑是當年丫髻人,憑虛馭氣今安在。
    百千年樹見栽時,新承雨露入昭代。
    托根南極殿下生,巍巍直與天樞對。

    965 《李養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 宋·丘葵

    一元之根貞下起,勾萌甲柝春陽敷。
    千紅萬紫弄晴霽,忽然暗綠繞丘墟。
    霜風厲厲百物遂,枝葉剝落留根株。
    一誠通復心無愧,雖千萬往猶褐夫。

    966 《老學忽有所得》 宋·丘葵

    刊落間枝葉,推尋到本根。
    始知酬酢處,無化不乾坤。

    967 《頌古二十五首》 宋·釋崇岳

    云開空自闊,葉落即歸根。
    回首煙波里,漁歌過遠村。

    968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千五百人善知識,不念吾宗正岑寂。
    五峰趯倒浪翻空,大地山河俱失色。
    金風體露,葉落歸根,只堪惆悵不堪陳。

    969 《偈頌三十四首》 宋·釋如凈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池荷葉疊青錢。
    兩彩一賽,其或未然。
    竹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970 《鳳山即事》 宋·釋紹嵩

    久欠游山債,因尋溪上村。
    風沙輕漠漠,煙樹遠昏昏。
    土甑封茶葉,石泉通竹根。
    榰筇聊小立,老子笑無言。

    971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
    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
    蟄龍須奮躍,保待禹門雷。

    972 《挑薺》 宋·釋紹曇

    小奚挑薺攜籃去,尋遍頹垣與荒圃。
    根染微黃怯曉霜,葉鋪嫩綠滋春雨。
    沙瓶鳴井{奭右斗}寒泉,膏泥濯盡夸芳鮮。

    973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秋高增爽氣,夜寒添夾被。
    草蟲吟壁根,黃葉飄庭際。
    直得山僧展轉返側,喜而不寐。
    阿呵呵,伸腳元在縮腳裹。

    974 《閒身》 宋·釋文珦

    閑身出塵表,世鞅詎能絕。
    真若寒崖松,凌傲幾霜雪。
    枝葉任生枯,唯自老根節。
    更有無心云,油然足怡悅。

    975 《由樵徑登北高峰遂至韜光庵》 宋·釋文珦

    鳥路欹傾不可登,攀緣直上最高層。
    陰崖老樹春無葉,古竇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縈翠帶,亂山分脈走瓜藤。
    云根細紀當年事,太守曾來訪隱僧。

    976 《朝采卷耳行》 宋·釋文珦

    朝采卷耳,于陵于岡。
    取葉存根,以備酒漿。
    嗟我懷人,在彼遐方。
    閔其勤勞,寤寤弗忘。

    977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摘葉尋枝我不能,和根拔出示眾生。
    只這菩提本無樹,撩天映岳碧層層。

    978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979 《金剛隨機無盡頌·正信希有分第六》 宋·釋印肅

    善根經遠劫,一念還迦葉。
    微笑領玄宗,了本無交涉。

    98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祖華五葉發靈根,端的知恩解報恩。
    大仰未忘東寺會,玄沙相繼雪峰存。
    機梭傳處難通路,針芥投時有妙門。
    鼻孔放光出氣快,當年一斲盡泥痕。

    * 關于根葉的詩詞 描寫根葉的詩詞 帶有根葉的詩詞 包含根葉的古詩詞(10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