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根前的詩詞(844首)

    561 《八絕詩歸云洞》 宋·王禹偁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朝云出如嘔,暮云歸如吞。
    大塊氣不死,茲為玄牝門。
    怪石攡左右,勢若貙虎蹲。
    旁行數十步,漆黑不可捫。
    安得鞭燭龍,為吾前馳奔。
    尋盡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562 《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宋·王禹偁

    申湖在陜服,自昔名所重。
    許昌遺唐律,人口尚傳誦。
    舊跡固蓁莽。
    勝概猶出眾。

    563 《次韻寄題建陽馬氏亦樂園》 宋·劉克莊

    匹如迂叟洛中園,花竹依稀五畝寬。
    梧樹參天棲鳳集,檜根入地蟄龍蟠。
    翁求真樂希顏子,世著清名慕邴丹。
    身是雙溪前令尹,勝游蹉過不曾觀。

    564 《四和二首》 宋·劉克莊

    夢魂久不到清朝,縱遣巫咸未易招。
    塞北今惟一韋叡,江南前此幾陳喬。
    扶顛個個無長策,徘悶時時引大瓢。
    它日松根深掩骨,何須竹帛有名標。

    565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566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567 《送僧自總》 宋·王令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頰舌且不能,況事交字間。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一日踏我門,告我將南遷。

    568 《夏雨應祈呈桂帥二首》 宋·曾幾

    窗前有梧桐,報我以好雨。
    不眠聽疏滴,佳事想農圃。
    苗根不須問,蔬甲已如許。
    小簟六尺床,蕭然睡亭午。

    569 《可笑口號》 宋·文同

    可笑庭前小兒女,栽盆貯水種浮萍。
    不知何處聞人說,一夜一根生七莖。

    570 《夜學》 宋·文同

    已叨名第雖堪放,未到根原豈敢休。
    文字一床燈一盞,只應前世是深讎。

    571 《題董宗禹園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萬方求得之》 宋·陳與義

    作客古南陽,問俗仁孝敦。
    坐讀杜羔傳,起訪城西園。
    偉哉是家事,作傳堪千言。
    當年懷橘處,華屋澹曉暾。

    572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573 《江西美示古調七篇皆以風雅久寂寞為首句責仆》 宋·周必大

    古人足禮義,情動形于言。
    四始雖不同,如季出一源。
    朅從此道廢,根淺枝葉煩。
    眾作日以工,大本日以諼。
    君欲繼前修,要當養其原。
    第令思無邪,庶幾三百篇。

    574 《龍泉項汝弼字唐卿盧溪書院》 宋·周必大

    往聞澹庵評鄉賢,有朋曰項如箎塤。
    是非褒貶乃枝葉,孝友忠信為本根。
    姓名不愿唱上第,詔旨特許旌高門。
    化行同邑得模楷,經授猶子留淵源。

    575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云漢應是紀,尾艮首起坤。
    直坤導岷江,略艮赴海門。
    我家海之角,我行江之源。
    秋月幾改弦,落漲頻移痕。

    576 《參政李公以勤謹和緩勵后學江憲益以公廉忠信》 宋·洪咨夔

    百一聚一車,百行根一誠。
    反身物皆備,動與誠俱行。
    勤如轂下轉,謹如軾前橫。
    和緩以將之,轡舞錫鸞鳴。

    577 《和雪》 宋·洪咨夔

    肅容盛氣不璇霄,不作投壺玉女嬌。
    坡老堂前微撲面,伊川門外驟齊腰。
    得風還解掀天起,帶雨才能控地飄。
    無限陳根生意動,早看綠長后園蕉。

    578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時都掉脫。
    撒手浩歌歸去來,生姜胡椒果是辣。
    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時放顛或放劣。
    自家身里有夫妻,說向時人須笑殺。

    579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580 《安分歌》 宋·白玉蟾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茍。
    先且回頭自揣量,須量瞞心方開口。
    神仙有術非不傳,也要儂家有夙緣。
    若也人人皆會得,天機容易向人言。

    * 關于根前的詩詞 描寫根前的詩詞 帶有根前的詩詞 包含根前的古詩詞(8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