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校本的詩詞(124首)

    61 《賀新郎 余家古瓶臘梅忽開,清香可愛,質之》 元·張之翰

    且云,素難題詠,山谷簡齊但作小詩而已,在簡齊余作且勿論,偶不及東坡長句,何耶。
    因以樂府賀新郎見意不受鉛朱污。
    問嬌黃、當初著甚,染成如許。
    便做采從真蠟國,特地朝勻暮注。

    62 《南柯子 嘲阿驄 以上袁易靜春詞三十首趙萬里》 元·袁易

    玉雪娟娟秀,鉛華淺淺涂。
    生兒何事苦憐渠。
    奈此繡繃珠絡小于菟。
    轉眼長過戶,他年畫作圖。
    門生不用舉監□。
    看我醉眠牛背阿驄扶。
    據百字詞本校改。

    63 《鷓鴣天 贈醫士沈德誠 此下原有喜春來一》 元·張雨

    東老傳家道氣濃。
    榴皮壁上有仙蹤。
    耳孫陰德如何限,都在參苓藥籠中。
    無貴賤,有窮通。

    64 《白馬篇》 南北朝·孔稚珪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65 《安道登茂材異等科》 宋·石介

    嘗言春官氏,設官何齷齪。
    屑屑取于人,辭賦為程約。
    一字競新奇,四聲分清濁。
    矯矯遷雄才,動為對偶縛。

    66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67 《白發嘆》 宋·五邁

    青銅作明鑒,皎皎鋪晴昊。
    照我沐初晞,幾縷經霜草。
    本無適俗韻。
    頗識林園好。

    68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69 《拜于湖張狀元墓留題》 宋·朱曠

    瘦馬踏亂山,盤折度村塢。
    處處花柳明,耕鋤遍垅畝。
    麥苗見膚寸,拳屈方出土。
    乃知去夏旱,布種坐遲暮。

    70 《書黃賀州平蠻事后》 明·胡翰

    荊楚綿百越,襟帶極遐裔。
    連山限車轍,外薄海無際。
    風氣何紛厖,群蠢動相噬。
    古雖郡縣置,畫地出租稅。

    71 《安樂窩》 明·黃輝

    茲山曾姓孫,公來復為邵。
    茅宇亦人群,遠心豁蒨峭。
    危坐二十年,陰陽恣翻校。
    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勞。

    72 《戎政府》 明·田藝蘅

    大將新開戎政府,門外列校如狼虎。
    團營十二坐指揮,此生焉能與噲伍。
    咸寧旗偃虜騎來,咸寧旗出虜騎回。
    九廟震驚本兵死,帳中歌舞方行杯。

    73 《秋夕不能佳眠》 宋·范成大

    書坐即摧頹,夜臥亦展轉。
    檢校百骸間,無一得安穩。
    四大元假合,解散會歸盡。
    何煩造化兒,前期苦相窘。

    74 《送劉貢父舍人二首》 宋·秦觀

    觀也本諸生,早與世參商。
    方枘不量鑿,交親指為狂。
    末路辱公知,賜出非所望。
    相期古人處,豈止事文章。

    75 《書懷》 宋·陸游

    武擔山上望京都,誰記黃公舊酒壚。
    宿負本宜輸左校,寬恩猶聽補東隅。
    一官漫浪行將老,萬卷縱橫只自愚。
    甫里松陵在何許,古人投劾為蒪鱸。

    76 《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宋·陸游

    上世本為農,輟耕業詩書。
    我少學不成,固應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鄉校參群居。
    中歲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77 《冬日讀白集愛其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之句作》 宋·陸游

    成童入鄉校,所愿為善士;富貴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輕名義重,固守當以死。
    堂堂七尺軀,勿使污青史。

    78 《題丘成之司理明遠閣》 宋·楊萬里

    決曹據按塵似海,高閣退食心如冰。
    夜將官本校家本,萬山圍里短檠燈。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應傅丁字。
    何時著腳最高層,目送歸鴻揮綠綺。

    79 《以雙井茶送孔常父》 宋·黃庭堅

    校經同省并門居,無日不聞公讀書。
    故持茗椀澆舌本,要聽六經如貫珠。
    心知韻勝舌知腴,何似寶云與真如。
    湯餅作魔應午寢,慰公渴夢吞江湖。

    80 《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宋·黃庭堅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 關于校本的詩詞 描寫校本的詩詞 帶有校本的詩詞 包含校本的古詩詞(1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