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多的詩詞(275首)
221
《秘閣舒職方知舒州》 宋·楊億
西昆冊府控千廬,鉛筆多年校魯魚。
厭享雙雞太官膳,貪乘五馬使君車。
明光書省辭青瑣,天柱仙壇訪紫書。
祇恐政成拋印綬,攜家深入白云居。
222
《勉諸子》 宋·李呂
孔子昔當戹,良以桓{魑離換隹}故。
韓信伏胯下,將壇起徒步。
圣賢昔未遇,未免失常度。
固知天地寬,出門多齟齬。
223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24
《宮詞》 宋·王珪
崇文院里勝蓬萊,繡柱扶天秘閣開。
典籍校讎三殿外,圖書多出禁中來。
228
《和景仁同游南園》 宋·韓維
喜公新就好林塘,方駕來游屬盛陽。
廣廈陰涼回暑氣,平波炎赫變秋光。
酒中未免分清濁,身外何曾校短長。
地勝人高多樂事,須知洵美是吾鄉。
231
《財昏》 宋·陳造
師昏古所辭,財昏今不恥。
傳祀合二姓,古者貴由禮。
四德五可外,貨賄亦末爾。
民風日就頹,舍此爭校彼。
232
《官務》 宋·陳造
磨陁為官多,曉了未更歷。
今世從仕者,萬口用一律。
文桉日從事,雁鶩竅投隙。
自謀脫悔吝,初肯計易劇。
233
《墾山叟》 宋·陳造
雜木漫山誰所種,居不臨流多不用。
九月霜風卷黃落,群山一昔皆班駮。
遙看拖帔橫椽衣,農家刈粟山有畦。
家家墾田日嫌窄,荒林翳薈惜虛擲。
234
《經史閣》 宋·李廌
隱君扁舟離五湖,初聞邑子驚陶朱。
多金不用五{左牛右孛}術,高閣惟藏萬卷書。
牙簽玉軸比四庫,縹帙錦囊過五車。
河間闕遺應復購,汲冢蠹簡嗟無余。
235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239
《殿柱記》 宋·李石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240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 關于校多的詩詞 描寫校多的詩詞 帶有校多的詩詞 包含校多的古詩詞(2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