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軍的詩詞(129首)
41
《送李秘校赴太平法掾》 宋·宋庠
沈臂驚秋肉減分,曉波衰柳對離群。
臣饑枉索中都米,卿事猶參下國軍。
三襲賦臺拋苑雪,一塵鄉樹辨江云。
坐曹少茹徒勞嘆,南闕干霄遲獻文。
45
《送劉校書從軍》 唐·楊炯
天將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坐謀資廟略,飛檄佇文雄。
赤土流星劍,烏號明月弓。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風雨何年別,琴尊此日同。
離亭不可望,溝水自西東。
46
《送劉校書從軍》 唐·楊炯
天將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坐謀資廟略,飛檄佇文雄。
赤土流星劍,烏號明月弓。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風雨何年別,琴尊此日同。
離亭不可望,溝水自西東。
邊塞生活
47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48
《儀坤廟樂章》 唐·劉知幾
妙算申帷幄,神謀出廟廷。
兩階文物備,七德武功成。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
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50
《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 唐·席豫
鳴鑾初幸代,旋蓋欲橫汾。
山盡千旗出,郊平五校分。
前林已暄景,后壑尚寒氛。
風送簫韶曲,花鋪黼黻文。
鹽梅推上宰,禮樂統中軍。
獻賦紆天札,飄飖飛白云。
51
《出塞作》 唐·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邊塞
52
《觀范陽遞俘》 唐·儲光羲
北河旄星隕,鬼方獮林胡。
群師舞弓矢,電發歸燕墟。
皇皇軒轅君,贊贊皋陶謨。
方思壯軍實,遠近遞生俘。
53
《燕歌行》 唐·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唐詩三百首邊塞將士戰爭生活
54
《信安王幕府詩》 唐·高適
云紀軒皇代,星高太白年。
廟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權。
盤石藩維固,升壇禮樂先。
國章榮印綬,公服貴貂蟬。
55
《燕歌行》 唐·賈至
國之重鎮惟幽都,東威九夷北制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百勝擒單于。
前臨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亙千里。
56
《送崔校書從軍》 唐·錢起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寧唯玉劍報知己,更有龍韜佐師律。
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燕南春草傷心色,薊北黃云滿眼愁。
聞道輕生能擊虜,何嗟少壯不封侯。
58
《出塞曲》 唐·鄭錫
校尉征兵出塞西,別營分騎過龍溪。
沙平虜跡風吹盡,霧失烽煙道易迷。
玉靶半開鴻已落,金河欲渡馬連嘶。
會當系取天驕入,不使軍書夜刺閨。
60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萬隊齊。
千里政聲人共喜,三軍令肅馬前嘶。
恩沾境內風初變,春入城陰柳漸低。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
* 關于校軍的詩詞 描寫校軍的詩詞 帶有校軍的詩詞 包含校軍的古詩詞(1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