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校書的詩詞(371首)

    21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 宋·蘇轍

    讀書猶記少年狂,萬卷縱橫曬腹囊。
    奔走半生頭欲白,今年始得校書郎。
    百家小邑萬重山,慚愧斯民愛長官。
    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
    病后濁醪都少味,老來歡意苦無多。
    臨行寂寞空相對,不作新詩奈客何。

    22 《送沈校書吳中搜書》 唐·儲光羲

    郊外亭皋遠,野中岐路分。
    苑門臨渭水,山翠雜春云。
    秦閣多遺典,吳臺訪闕文。
    君王思校理,莫滯清江濆。

    春天花草

    23 《送李校書赴東浙幕府(校書工于翰墨)》 唐·劉長卿

    方從大夫后,南去會稽行。
    淼淼滄江外,青青春草生。
    蕓香辭亂事,梅吹聽軍聲。
    應訪王家宅,空憐江水平。

    24 《贈薛校書》 唐·李白

    我有吳趨曲,無人知此音。
    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離別

    25 《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因懷魏校書、陸渾、喬潭》 唐·岑參

    井上桐葉雨,灞亭卷秋風。
    故人適戰勝,匹馬歸山東。
    問君今年三十幾,能使香名滿人耳。
    君不見三峰直上五千仞,見君文章亦如此。

    26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唐·杜甫

    代北有豪鷹,生子毛盡赤。
    渥洼騏驥兒,尤異是龍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輩伯。
    人間好少年,不必須白晰。

    27 《送孟校書往南海(一作別孟校書)》 唐·元結

    吾聞近南海,乃是魑魅鄉。
    忽見孟夫子,歡然游此方。
    忽喜海風來,海帆又欲張。
    漂漂隨所去,不念歸路長。
    君有失母兒,愛之似阿陽。
    始解隨人行,不欲離君傍。
    相勸早旋歸,此言慎勿忘。

    28 《張建封大夫奏系為校書郎因寄此作》 唐·秦系

    久是煙霞客,潭深釣得魚。
    不知蕓閣上,遺校幾多書。

    29 《張建封大夫奏系為校書郎因寄此作》 唐·秦系

    久是煙霞客,潭深釣得魚。
    不知蕓閣上,遺校幾多書。

    樂府秋天寫景感傷

    30 《別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書,又作別董校書)》 唐·戴叔倫

    擾擾倦行役,相逢陳蔡間。
    如何百年內,不見一人閑。
    對酒惜馀景,問程愁亂山。
    秋風萬里道,又出穆陵關。

    31 《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 唐·盧綸

    白水遍溝塍,青山對杜陵。
    晴明人望鶴,曠野鹿隨僧。
    古柳連巢折,荒堤帶草崩。
    陰橋全覆雪,瀑溜半垂冰。

    32 《贈呂三校書》 唐·元稹

    同年同拜校書郎,觸處潛行爛熳狂。
    共占花園爭趙辟,競添錢貫定秋娘。
    七年浮世皆經眼,八月閑宵忽并床。
    語到欲明歡又泣,傍人相笑兩相傷。

    33 《送韋校書佐靈州幕》 唐·朱慶馀

    共知行處樂,猶惜此時分。
    職已為書記,官曾校典墳。
    寒城初落葉,高戍遠生云。
    邊事何須問,深謀只在君。

    34 《贈弘文杜校書》 唐·李遠

    高倚霞梯萬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曉隨鹓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
    漠漠禁煙籠遠樹,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帝親詞賦,好為從容奏子虛。

    35 《寄袁校書(一作袁都校書)》 唐·許渾

    擾擾換時節,舊山琪樹陰。
    猶乖清漢志,空負白云心。
    廣陌埃塵遠,重門管吹深。
    勞歌極西望,蕓省有知音。

    詠史懷古諷刺組詩

    36 《經劉校書墓》 唐·喻鳧

    遠冢松回曲渚風,一官聞是校書終。
    霜情月思今何在,零落人間策子中。

    37 《送張校書季霞》 唐·賈島

    從京去容州,馬在船上多。
    容州幾千里,直傍青天涯。
    掌記試校書,未稱高詞華。
    義往不可屈,出家如入家。

    紀游寫景

    38 《贈段校書》 唐·薛濤

    公子翩翩說校書,玉弓金勒紫綃裾。
    玄成莫便驕名譽,文采風流定不如。

    39 《聞富季申遷校書郎》 宋·晁說之

    小富秋來慰所望,青衫敘進校書郎。
    相公勛業久彌著,孫子門闌漸有光。
    莫話詩過已埋沒,且非碗脫得分張。
    白蓮逋客獨惆悵,淚盡西風歸政堂。

    40 《和張校書吳縣廳前冬日雙開牡丹歌》 宋·王禹偁

    君不見年年三月千叢媚,紫爛紅繁夸勝異。
    尋常人戴滿頭歸,醉折狂分不為貴。
    枝閑葉盡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開。
    化工自有呼魂術,霜前喚下瓊瑤臺。

    * 關于校書的詩詞 描寫校書的詩詞 帶有校書的詩詞 包含校書的古詩詞(3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