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柴池的詩詞(80首)

    61 《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 宋·邵雍

    洛陽自為都,二千有余年。
    舉步圖籍中,開目今古間。
    西北岌宮殿,東南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門嵩少寒。

    62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63 《夷山醉歌》 宋·汪元量

    嗚呼再歌兮花滿臺,好月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滿百,紛華過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綠,西北高樓咽絲竹。
    美人十指纖如玉,為我行觴歌一曲。

    64 《依韻答貫中見貽》 宋·強至

    魚蝦泳大海,龍困污池埋。
    鸞鳳氣塞吭,百鳥鳴其喈。
    猶吾呂夫子,短褐包壯懷。
    舉腳踏青云,失勢寸步乖。

    65 《出門偶成》 宋·胡寅

    飯已柴扉手自開,杖藜三徑久徘徊。
    忽驚無雨溪流漲,遙認他山雪浪來。
    葉暗青云環舍竹,樹團香玉繞池梅。
    春光已近宜行樂,未怕年華冉冉催。

    66 《三老圖既成久欲作詩未果因次任漕韻》 宋·吳芾

    我久欲作三老詩,苦無佳句能解頤。
    抽軋鄙思成無期,有語欲吐還茹之。
    忽得新篇向此詩,恍如春草生謝池。
    明珠萬斛光陸離,璀璨不減珊瑚枝。

    67 《得合門報以予班學士詔復賜衣帶因懷初錫倏閱》 宋·岳珂

    老去茆檐只負暄,重煩冠緩到柴門。
    紆金何有功名望,束帶豈堪賓客言。
    璀璨章身同賜馬,差池接翼愧廷鵷。
    折腰重起平生愧,諉曰何知鶴在軒。

    68 《寒食游陳園》 宋·仇遠

    梨花李花白斗白,桃花杏花紅映紅。
    疏籬曲徑錦步障,間以巨竹青玲瓏。
    獨木為橋人不渡,柴扉欲鎖春風住。
    豈知野禽浪蜂蝶,時復銜花過墻去。

    69 《過琴齋》 宋·董嗣杲

    乘閒過琴齋,作意登漪嵐。
    棠湖漾其北,紫霄聳其南。
    闌干壓池芳,淥凈拖柔藍。
    行人冒游塵,名利多沉酣。

    70 《暮春述懷》 宋·華岳

    一年春事已差池,又見楊花貼水飛。
    梁燕不憂驚午枕,箔蠶生怕誤春衣。
    景逢佳處須行樂,事到難時且式微。
    幸有黃雞并濁酒,且和風月醉柴扉。

    71 《得道陽》 元·王哲

    三月清明滅盡煙。
    百花堪綻艷陽天。
    姹女聚柴薪焰畔,嬰兒弄水舊池邊。
    寶鑒當胸只自懸。
    翁婆媒合好因緣。
    朱雀騰云方出眾,青龍駕霧得高

    72 《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贈喬媼張氏 以上強村叢書》 元·王惲

    碧鳳翹寒,玉宵宮晚,云窗誤讀黃庭。
    恨凌波羅襪,洛浦塵生。
    往事風流云散,但翠衾、冷落余馨。
    人何在,淡妝縞袂,幽樹柴荊。

    73 《秋圃感物》 宋·宋庠

    秋葉霜前綠,秋池雨后清。
    殘蟬多默默,寒蝶強輕輕。
    丹果林梢熟,黃花草際明。
    心慚逃相客,世外掩柴荊。

    74 《莊家》 宋·趙汝鐩

    半掩柴門傍淺池,茅茨夾柳鬧黃鸝。
    舊倉坼去安新囤,新篠添來補舊籬。
    煎茗吹爐呼幼婦,持箕掃地命童兒。
    莊家無可將勤意,數片親舂糯米餈。

    75 《紅云亭即事五首》 宋·方回

    池塘通磵水,籬落護柴門。
    昔在承平日,誰知化育恩。
    艱危多死徒,僥幸或生存。
    予亦問關久,頻來憩此村。

    76 《孚舟亭獨坐》 宋·方回

    犖確蒔秈米,淺清釣鰷魚。
    茲事不在多,克儉即有余。
    俯仰六十載,山城八遷居。
    憶昔罷閫幕,始有此屋廬。

    77 《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 宋·郭印

    窮居罕人事,來往斷交親。
    粗安鷦鷯居,靡求尺蠖伸。
    坐看柴門外,日飛車馬塵。
    誰能學桔槔,俯仰更隨人。

    78 《翁士特借韻見及復答之》 宋·李處權

    許國以身身反辱,十日呼天鬢凋綠。
    蠻貊直倚忠信行,我心不疑顧何卜。
    生喜柴愚惡鮀佞,封侯豈謂能鉤曲。
    可憐論交道大喪,云雨紛紛手翻覆。

    79 《十六羅漢贊》 宋·釋師范

    身如枯柴,心如斷崖。
    萬般神變,一種平懷。
    面面相看,究竟不知論底事。
    阿耨達池龍王,來日請佛齋。

    80 《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宋·楊公遠

    數竿修竹半池荷,密掩柴門少客過。
    筆底畫能希李郭,囊中詩欠似陰何。
    一心夜月炯長在,兩鬢秋霜積未多。
    花甲明年重數起,幸逢塵世息兵戈。

    * 關于柴池的詩詞 描寫柴池的詩詞 帶有柴池的詩詞 包含柴池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