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柳的詩詞(1702首)

    561 花》 宋·虞詔

    短長亭外依依,念我心歸未得歸。
    粉蝶不知行客恨,也隨飛絮點征衣。

    562 《題王宗哲六堂》 宋·張憲武

    先生以道鳴,歸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綠鬢君知否,一片靈臺畫不成。

    563 《奉歸塘潘希白詩藁》 宋·趙汝回

    縫花雅道衰,將題錦卷復敲推。
    夜寒吟苦冰澌合,境寂心融造化來。
    斸石昆侖攜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
    今時古調何人愛,東野長江在夜臺。

    564 《竹枝詞·荷葉田田葉垂》 明·陳薦夫

    荷葉田田葉垂,千船萬船多女兒。
    與郎暗約花間去,不唱《竹枝》知是誰。

    565 《折楊》 明·陳言

    裊裊城邊,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566 《賦得新月》 明·等慈潤公

    初月生明夜,嬋娟映時。
    幽暉凝露葉,淡影弄風枝。
    寫黛將開鏡,停梭未理絲。
    弦調銀指甲,佩曳翠腰肢。

    567 》 明·杜大成

    千株楊翠逶迤,裊裊煙絲風細搓。
    鶯囀市橋牽客思,馬嘶官道促驪歌。
    水邊膩欲堆金縷,花外輕堪度玉梭。
    漢苑隋宮俱寂寞,古堤草滿夕陽多。

    568 《隋》 明·端淑卿

    煬帝堤邊,凋零幾度秋。
    蟬聲悲故國,鶯語怨荒丘。
    行殿基何在,空江水自流。
    行人休折盡,折盡更生愁。

    569 《安山待閘憩大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 明·顧清

    蜣螂摶土丸,其智竟莫測。
    中包實糞穢,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復挽,圜轉何捷疾。
    端如趁嚴程,又似衒巧術。

    570 《萬歷己酉秋初游白下潘景升俞羨長王太古陳》 明·胡梅

    我家白板扉,覆檐烏桕樹。
    遠山若畫屏,頗適棲遲趣。
    每憶七歲時,攤書未能句。
    偷線作釣絲,頻遭鄰媼怒。

    571 《題陶元亮五圖》 明·蔣主孝

    所事既非主,不歸將若何?門前五株,空惹北風多。

    572 塘書舍圖》 未知·李德

    遠山出白云,近水明秋色。
    煙波漫浩浩,日暮歸舟急。
    隱約叢薄間,茅茨倚蒼石。
    中有塘翁,看看似相識。

    573 《送張起潛之州》 明·練高

    潯水環城擁翠來,陰府署倚云開。
    唐祠侑食歌丹荔,漢柱銘功篆綠苔。
    日落雷塘龍霧合,虹消桂嶺颶風回。
    南行無雁音書少,別思綿綿不易裁。

    574 《折楊》 明·林世璧

    榆塞年年別,蘭閨空復春。
    東風不相識,楊滿河濱。
    弄色黃金嫩,飄花白雪新。
    折來雙淚落,遙寄玉關人。

    575 《折楊》 明·劉效祖

    千條拂地垂,春風送客妾心悲。
    誰家年少輕離別,偏把愁聲笛里吹。

    576 塘春》 明·盧熊

    千步垂楊,陰連喜水生。
    華深吹落絮,葉密坐流鶯。

    577 塘春》 明·盧昭

    華香水上衣,褰簾亭上挹春暉。
    蘭橈一道微風入,卻逐金塘燕燕歸。

    578 《賦得鷲峰寺前殘答吳非熊林茂之留別之作》 明·冒愈昌

    執手城隅對黯然,西風殘鷲峰前。
    曾籠紅版橋頭月,尚帶清溪渡口煙。
    望去藏烏非往日,愁來系馬復何年。
    因君欲折難為折,忍和新詩向別筵。

    579 《楊歌送唐仲秩》 明·米云卿

    江南二月時,楊綠華滋。
    高臺不知數,臺邊千萬樹。
    縈堤夾岸相映新,搖曳朱門翳美人。
    翠樓絲絲爭媚日,黃鸝樹樹學啼春。

    580 《詠》 明·潘氏

    青青葉已齊,半簾紅日小鶯啼。
    玉棲人靜悲橫笛,惟有東風吹向西。

    * 關于柳的詩詞 描寫柳的詩詞 帶有柳的詩詞 包含柳的古詩詞(17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