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柳際的詩詞(316首)

    201 《還吳江》 宋·黃由

    歸來三閱月,無事一關心。
    刈草尋花徑,開池漾柳陰。
    江邊問明月,天際數歸禽。
    幸有高賓至,相逢似竹林。

    202 《和吳清叟吳江歲晚書懷》 宋·卷剛中

    雪消殘臘凈無塵,官柳溪梅欲試新。
    星籥暗移驚客夢,帝閽高啟際昌辰。
    補天煉石曾無計,卻日揮戈正在人。
    莫效兒曹念剛卿,酒杯書卷足相親。

    203 《中秋聯句》 宋·吳浚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何。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
    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204 《湖雁篇》 明·陳邦瞻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205 《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分得“一”字)》 明·高棅

    吾愛鄭夫子,妙年振英聲。
    讀書不肯死章句,笑殺當時魯兩生。
    男兒何事空饑餓,角巾嘯起東山臥。
    三奏《陽春》和者稀,立談古人獨知我。

    206 《徐日方水亭雨酌》 明·葛一龍

    結宇蕪煙際,披紗柳浪間。
    新鶯同客到,微雨絜春還。
    呼取隔籬酒,看他何處山。
    重來須蕩槳,荷葉已斑斑。

    207 《游鶴涇田舍過黃耳祠》 明·顧清

    山靈應道我歸來,一徑新添雨后苔。
    高柳直從江路見,細花還傍竹叢開。
    百年天際云千變,萬事林間酒一杯。
    記得吾家老開府,當年曾勸陸郎回。

    208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209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210 《草橋即席寄以騰》 明·靳學顏

    舊國春深草似煙,年年此際對離筵。
    才聞柳外歌三疊,已識尊前路五千。
    劍閣啼猿梅雨夜,錦江駐馬麥秋天。
    從今莫問西來雁,縱有風翰不到川。

    211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212 《西圃》 明·潘氏

    依依楊柳映蒼苔,滿樹桃花映日開。
    不知燕子棲何處,此際東風依舊回。

    213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214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215 《病起》 明·楊宛

    是事與心違,經旬未啟扉。
    閑花隨逝水,弱柳蕩晴輝。
    燕子差簾箔,魚兒長釣磯。
    年年當此際,病起怯春衣。

    216 《送鄉友王俊杰南歸(四首)》 明·葉砥

    獵獵霜風灑鬢華,停車話別柳邊沙。
    爾兄新調陽關戍,老我先淹青海涯。
    天際朔云分雁影,江南春事迫梅花。
    封題不了羈孤意,一一相煩說到家。
    ¤

    217 《惜別》 明·張文柱

    惜別復惜別,殘更為爾遙。
    青楓薄命葉,黃柳斷腸條。
    天迥遲寒雁,江空急暮潮。
    秣陵煙雨際,留得鬢蕭蕭。

    218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19 《秦淮別怨詩贈期蓮生》 明·鄭如英

    秦淮二月新柳黃,折柳貽人人斷腸。
    可憐裊裊秦淮柳,今朝又上離人手。
    離人手把柔條看,柔腸低拂紫騮鞍。
    紫騮欲嘶人落淚,誰當此際猶能醉。

    22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柳際的詩詞 描寫柳際的詩詞 帶有柳際的詩詞 包含柳際的古詩詞(3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