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柳陰人的詩詞(845首)
821
《出山追術所見》 宋·張镃
我家正對風煙住,飽看陰晴變朝暮。
清秋非但入詩脾,挽向溪山深處去。
溪山深處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斷頭。
曬稻坡前移拄杖,罩魚灘際泊扁舟。
822
《檐蔔花盛開因賦四韻》 宋·張镃
桃杏空為澗上霞,移根爭似覺王家。
眾香不復推覺水,六出分明是雪花。
柳岸風連荷葉上,葛巾人坐竹陰斜,題評更得吾詩后,醒睡從今合勝茶。
824
《輓霞溪高縣丞二首》 宋·裘萬頃
少年挾策上金鑾,三拜郎官鬢未斑。
不說知音在霄漢,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絲陰里陶潛樂,花錦香中潘岳閑。
逝者不堪人事異,洪崖亭下水潺潺。
825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827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829
《落梅》 宋·郭印
名園探梅時,粉苞才半開。
如逢姑射仙,偃蹇下瑤臺。
孤潔自天賦,肯聽東君媒。
別來今幾日,雪片點蒼苔。
830
《暮春》 宋·黃庚
柳老黃鸝遷別樹,花殘粉蝶繞空林。
道人不管春光去,看了紅芳有綠陰。
831
《江湖偉觀》 宋·黃庚
環峙山川秀氣鍾,人煙樓閣郁重重。
潮生潮落東西浙,云去云來南北峰。
海曙扶桑紅影濕,堤春楊柳綠陰濃。
子胥已遠岳侯死,斗柄聊洗磊塊胸。
832
《清明》 宋·黃庚
清明時節已春深,白發蕭疏忽滿簪,萍梗一生孤客恨,松楸千里故鄉心。
浸花窗下分紅影,插柳檐前借綠陰。
幸有故人同笑語,不妨沽酒共清吟。
833
《送張仲實》 宋·陸文圭
持斧上東山,伐木鳥群呼。
道義檔相孰,朋友良可無。
嗟我聚糠毗,從君味膏腴。
方弱蹈先軌,聯綬趙正涂。
834
《機舂歌》 宋·錢時
機舂結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聯清陰。
無人認得東流水,如此妙旨誰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鳴瀑怒卷波瀾闊。
飛輪轉撥無已時,試問此機是誰發。
835
《和所盤端午韻》 宋·丘葵
槐夏陰中鬢已秋,天風吹夢墮江頭。
水應難洗湘累恨,山豈能為柳子囚。
塵世不知幾端午,人生大抵一虛舟。
愁來細把君詩看,壓倒當時趙倚樓。
838
《通新代者書偶作》 宋·宋伯仁
庭陰日日杜鵑啼,問我胡為未賦歸。
官況苦如梅豆小,人情輕似柳綿飛。
三年獨自知操縱,兩耳從他說是非。
瓜戍喜催新代者,獃衫應許換征衣。
839
《緣識》 宋·宋太宗
結束分朋相間錯,立在殿庭還不弱。
錦繡為袍供奉儀,流星電轉爭揮霍。
文里烏巾皆一樣,三春景色花蕩颺。
承平此事比應難,盛世歡娛情好尚。
* 關于柳陰人的詩詞 描寫柳陰人的詩詞 帶有柳陰人的詩詞 包含柳陰人的古詩詞(8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