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柱國的詩詞(349首)

    101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 唐·杜牧

    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102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唐·李商隱

    帝作黃金闕,仙開白玉京。
    有人扶太極,惟岳降元精。
    耿賈官勛大,荀陳地望清。
    旂常懸祖德,甲令著嘉聲。

    103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唐·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104 《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歌詩延英宣…二十四韻》 唐·李群玉

    兩鬢有二毛,光陰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氣隨云風。
    冥默楚江畔,蕭條林巷空。
    幽鳥事翔翥,斂翼依蒿蓬。

    105 《七愛詩·李太尉(晟)》 唐·皮日休

    吾愛李太尉,崛起定中原。
    驍雄十萬兵,四面圍國門。
    一戰取王畿,一叱散妖氛。
    乘輿既反正,兇豎爭亡魂。

    106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107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108 《奉酬襲美苦雨見寄》 唐·陸龜蒙

    松篁交加午陰黑,別是江南煙靄國。
    頑云猛雨更相欺,聲似虓號色如墨。
    茅茨裛爛檐生衣,夜夜化為螢火飛。

    109 《送樊琯司業歸朝》 唐·唐彥謙

    近者蘇司業,文雄道最光。
    夫君居太學,妙譽繼中行。
    汲郡陵初發,汾陰篋久亡。
    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110 《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徐方…成二十韻》 唐·唐彥謙

    冊府藏馀烈,皇綱正本朝。
    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
    咫尺言終直,愴惶道已消。
    淚心傳位日,揮涕授遺朝。

    111 《下第題青龍寺僧房》 唐·韋莊

    千蹄萬轂一枝芳,要路無媒果自傷。
    題柱未期歸蜀國,曳裾何處謁吳王。
    馬嘶春陌金羈鬧,鳥睡花林繡羽香。
    酒薄恨濃消不得,卻將惆悵問支郎。

    抒懷同情友人憂憤

    112 《鐘陵故人》 唐·黃滔

    滕王閣下昔相逢,此地今難訪所從。
    唯愛金籠貯鸚鵡,誰論鐵柱鎖蛟龍。
    荊榛翠是錢神染,河岳期須國士鐘,一箸鱸魚千古美,后人終少繼前蹤。

    113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14 《辛司法宅觀妓》 唐·王勣

    南國佳人至,北堂羅薦開。
    長裙隨鳳管,促柱送鸞杯。
    云光身后落,雪態掌中回。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頹。

    115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16 《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 唐·貫休

    明明赫赫中興主,動納諸隍冠前古。
    四海英雄盡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
    萬姓多論政與德,請樹豐碑似山岳。

    117 《古塞上曲七首》 唐·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118 《古塞上曲七首》 唐·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119 《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唐·貫休

    世亂君巡狩,清賢又告亡。
    星辰皆有角,日月略無光。
    金柱連天折,瑤階被賊荒。
    令人轉惆悵,無路問蒼蒼。

    120 《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 唐·貫休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斗。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 關于柱國的詩詞 描寫柱國的詩詞 帶有柱國的詩詞 包含柱國的古詩詞(3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