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染人的詩詞(1134首)
721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佛法行中原,儒者恥論茲。
功施冥冥中,亦何負當時。
此方舊雜染,渾渾無名緇。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722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723
《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 宋·蘇軾
人生百年寄鬢須,富貴何啻葭中莩。
惟將翰墨留染濡,絕勝醉倒蛾眉扶。
我今廢學如寒竽,久不吹之澀欲無。
歲云暮矣嗟幾馀,欲往南溪侶禽魚。
724
《和仲伯達》 宋·蘇軾
歸山歲月苦無多,尚有丹砂奈老何。
繡谷只應花自染,鏡潭長與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橫江擊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貴,不須雷雨起龍梭。
727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728
《次韻錢穆父》 宋·蘇軾
老入明光踏舊班,染須那復唱陽關。
故人飛上金鑾殿,遷客來従飯顆山。
大筆推君西漢手,一言置我二劉間。
便須置酒呼同舍,看賜飛龍出帝閑。
729
《渼陂魚(陂在鄠縣·)》 宋·蘇軾
霜筠細破為雙掩,中有長魚如臥劍。
紫荇穿腮氣慘凄,紅鱗照坐光磨閃。
攜來雖遠鬣尚動,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為解顏,香粳飽送如填塹。
730
《河陽歌》 唐·李賀
染羅衣,秋藍難著色。
不是無心人,為作臺邛客。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
733
《石竹花》 宋·王安石
退公詩酒樂華年,欲取幽芳近綺筵。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734
《寄慎伯筠》 宋·王安石
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
宜乎倜儻不低斂,醉腳踏倒青天低。
前日才能始誰播,一口驚張萬夸和。
雷公訴帝喘欲吹,咸恐聲名塞天破。
736
《八功德水》 宋·王安石
雪山馬口出琉璃,聞說諸天與護持。
此水遙連八功德,供人真凈四威儀。
當時迦葉無塵染,何事閿鄉有土思。
道力起緣非一路,但知瓢飲是生疑。
737
《留題微之廨中清輝閣》 宋·王安石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
鷗鳥一雙隨坐嘯,荷花十丈對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應疑鬼神事,知君能復幾來游。
738
《題上虞縣信芳堂》 宋·戴復古
河陽種桃彭澤柳,歲歲春風夸不朽。
何如君種一池蓮,開向五月六月天。
紅妝當暑清無汗,綠葉染風香不斷。
坐令百里盡清涼,天乃贈君云錦段。
此花不可無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
更看堂后參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綠。
740
《步入衡山》 宋·范成大
應有人家往隔溪,綠陰亭午但聞雞。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
墨染深云猶似瘴,絲來小雨不成泥。
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閑身信馬蹄。
* 關于染人的詩詞 描寫染人的詩詞 帶有染人的詩詞 包含染人的古詩詞(11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