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枯處的詩詞(677首)
644
《送孚藏主歸江西》 宋·釋惟一
云臥胸中蟠萬卷,舌端筆端皆具眼。
評今論古知幾何,寥寥百年骨不冷。
有孫挺特尤掀騰,富有蘊藉如弗能。
韜光鏟彩事枯硬,不學乃翁牽葛藤。
646
《山蔬》 宋·釋文珦
山蔬有真味,肉食者不知。
老我於空林,自愛園中葵。
種蒔舉有法,采擷初無時。
置之折腳鐺,燎以枯松枝。
647
《資壽溱長老請贊》 宋·釋心月
寒浦先零之姿,古巖后凋之操。
雪滿顛一味寒酸,雪擁肩十分枯槁。
任緣而住也,觸處有余。
隨機而應也,無適不可。
家法森嚴,鉗鎚糙暴。
承當者誰,如溱長老。
648
《東林徹長老請贊》 宋·釋心月
寒浦先零之姿,古巖后雕之操。
雪滿顛一味寒酸,云半肩十分枯槁。
任緣去住也,隨處有余。
信手牛來也,用時恰好。
雖云理絕思惟,其柰事關懷抱。
倚天長劍用還磨,分付明巖徹長老。
650
《衲衣示眾》 宋·釋印肅
一個閑身包萬有,不能自把著針縫。
眾緣聚衲須微細,妙相莊嚴一大通。
下下針鋒無不實,條條線貫不空空。
連天鋪地山和水,一合圓成始脫籠。
更有一般奇物處,巖前枯木笑春風。
651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朔風拂旦吹秋過,時節薄寒宜就火。
拱默威音世外游,放閑枯木堂中坐。
塵劫空時卻有空,道環虛處元無我。
靈靈不昧寂而知,衣缽少林分付可。
652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宿雨洗去山面塵,東君料理山家春。
浩劫壺中勿新歲,枯木巖前有古人。
寒暑不到以法界為處,齒發不老以虛空為身。
坐間默有相傳意,川上乾無逝去津。
655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生滅心盡是寂滅,露柱懷胎底時節。
寂滅心起是生滅,石女生兒解言說。
用時萬象不盈余,休處一真無空缺。
藤枯樹倒笑呵呵,依舊清風與明月。
656
《機禪人出丐求頌》 宋·釋正覺
塵剎分身看化機,青煙幾處午家炊。
面墻坐照叢林事,持缽丐緣云水饑。
出谷鳥傳春次第,漾舟人愛月相隨。
歸來定有飽參句,笑解枯禪篾肚皮。
657
《與輔禪人》 宋·釋正覺
方游捋遍虎髭須,空劫壺中探有無。
風月滿頭功未轉,江山入骨病難扶。
針投芥粒機非爽,弦續鸞膠道不枯。
歸去叢林看儀羽,丹山出處九包雛。
658
《珊知浴求頌》 宋·釋正覺
妙觸宣明不洗塵,楞嚴會上悟心人。
潛鱗窟宅半篙水,枯木形骸一杓春。
涓滴量同法界性,發毛垢凈虛空身。
南國應問聊彈指,用處綿綿谷有神。
659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智愚
西天末葉,東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徑委蛇。
將謂單傳直指,誰知一握亂絲。
罵底恨底患在為人之師。
660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咄這維摩老,悲生空懊惱。
臥疾毗耶離,全身太枯槁。
七佛祖師來,一室且頻掃。
請問不二門,當時便靠倒。
不靠倒,金毛師子無處討。
* 關于枯處的詩詞 描寫枯處的詩詞 帶有枯處的詩詞 包含枯處的古詩詞(6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