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楓林的詩詞(395首)

    81 《西湖雜詩 之六》 清·沈曾植

    石罅苔花朱不枯,空巖乳水靜舂揄。
    楓林一葉吊霜艷,竹翠萬梢矜雪腴。

    82 《秋江》 宋·道潛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83 《七夕集曉榭》 清·宗元豫

    逃暑偏宜竹,觀云更有臺。
    雙星天上會,二妙日南來。
    露逼楓林老,涼催菊蕊開。
    白頭甘抱拙,那望鵲橋回。

    84 《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 宋·李璉

    離離禾黍已難言,空覓楓林與菜園。
    瓦屋半間非辱井,經幢兩個即升元。

    85 《泊舟有懷》 宋·良史偉長

    渺渺復迢迢,楓林帶板橋。
    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
    霜葦多先折,江花或后凋。
    今宵何處雁,相伴宿蘭橈。

    86 《大劍山》 宋·慕容佰才

    李勢非嵎虎,公孫是井蛙。
    圣朝無外戶,夷壤盡為家。
    疊嶂寧須鏟,停鼖久廢撾。
    原鱗生駱谷,釣駟入彭衙。

    87 《初至莊舍》 宋·潘獻可

    鷺立汀沙晚,牛眠徑草深。
    黃花浮荇帶,紅葉下楓林
    客路溪中斷。
    柴門水半侵。
    一廛收歲晚,聊復此幽尋。

    88 《訪陶山寺》 宋·石世英

    深谷不易到,煙霞真勝游。
    翻身渺云海,長嘯落滄洲。
    曙色楓林曉,天香桂子秋。
    更期南澗石,重約泛浮丘。

    89 《冬日雜興》 宋·王偘

    澤國風饕霜力緊,黃落凋殘碧成錦。
    最憐柿葉與楓林,平園物色正瀟凜。
    造化不翕何所張,獨怪廷朝漏融景。
    天理真機默玩心,悟取靈根發深省。

    90 《贈云上人》 宋·員興宗

    君不見昔日中巖印無發,聲名宇縣何煌煌。
    層冰瑩骨語秀靜,松風入齒詩清狂。
    有時健筆賦巖石,天地萬象隨低昂。
    儒流稽首頌舌相,徃徃謂帶花木香。

    91 《寄友》 宋·朱浚

    溪月知相憶,江云約共吟。
    夜船書一紙,飛過赤楓林

    92 《殘柳如新柳》 明·顧斗英

    西風蕭瑟柳條輕,翻似依依乍向城。
    看去尚含南浦恨,折來俱是故園情。
    楓林解點桃花色,杜宇能為黃鳥聲。
    留得舊時余影在,秋江一路月扶行。

    93 《夜泊湘陵縣逢袁公禮戍貴州》 明·郭武

    青山如龍渡江去,江上波濤濕煙樹。
    三湘七澤枉帆過,水綠摐香是何處。
    清波渺渺愁予心,寒猿故故啼楓林
    誰將橫笛叫清夜,一曲《武溪》深復深。

    94 《與文源朱二過溧陽道上二首》 明·金大輿

    侵星發徂輛,悠悠即長路。
    家人前致詞,問我將焉赴。
    躬耕苦旱干,何以資朝暮。
    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

    95 《雨中投仙姑寺》 明·李先芳

    雨中投古剎,江岸少人行。
    立馬候松徑,呼僧問寺名。
    斷碑經火盡,荒草入秋平。
    惟有楓林樹,泠泠清梵聲。

    96 《夜抵范丈人莊》 明·冒愈昌

    誰道生還亦偶然,鄉心不禁涕雙懸。
    路從燕市三千里,人似蘇卿十九年。
    月黑楓林疏出火,霜消茅屋晚炊煙。
    預愁身賤虛勞問,形影相將轉自憐。

    97 《懷友次陳石泉韻》 明·偶桓

    楓林葉赤露華濃,來往晴沙一徑通。
    遙望美人秋水隔,摐花吹老楚江風。

    98 《和吳太守登靈巖韻》 明·談震

    騎馬看山度水涯,楓林紅葉醉霜華。
    欲窮西子曾游處,踏遍蒼苔一徑斜。

    99 《秋居雜興》 明·王韋

    池面迎秋爽,山腰落暝陰。
    鷺窺霜藻立,蟬抱雨枝吟。
    不競銷棋癖,多憂損宦心。
    卷簾通夕照,端坐看楓林

    100 《廢墓嘆》 明·吳鼎芳

    廢墓叢荊榛,下有妖狐穴。
    哀魂泣杜鵑,化作楓林血。
    頹波聲斷夕陽空,傷心莫向英雄說。
    恩亦不堪酬,仇亦不堪雪。
    神仙寂滅天地古,世故茫茫幾銷歇。
    吳王臺上望胥江,依然冷浸清秋月。

    * 關于楓林的詩詞 描寫楓林的詩詞 帶有楓林的詩詞 包含楓林的古詩詞(3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