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枝岐的詩詞(97首)

    81 《同年梅鼎臣赴鳳翔幕兼省覲》 宋·宋祁

    酪和盤櫻舊宴空,鳳岐新辟逐旌弓。
    坐陪府幄談成藪,趨問家庭史有公。
    春斝促浮萍葉紫,夜章催刻密枝紅。
    青袍玉骨英游盛,上路爭看側帽風。

    82 《悲秋》 宋·黃庭堅

    有美一人兮,臨清秋而太息。
    傷天形之缺然兮,與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儻嘗獲罪於天兮,使而至於斯極。
    夫陰凝而陽化兮,沖氣飪而為和。

    83 《漢宮春·梅萼知春》 宋·無名氏

    梅萼知春,見南枝向暖,一朵初芳。
    冰清玉麗,自然賦得幽香。
    煙庭水榭,更無花、爭染春光。
    休謾說、桃夭杏冶,年年蝶鬧蜂忙。

    84 《趙德麟書來言黃九聞移命後徑游峨嵋慨然有作》 宋·晁說之

    蹇產久無賴,相羊忽有期。
    野馬脫羈日,逐客賜環時。
    鄉國眼中見,申肘猶云遲。
    夫子獨不爾,西復到峨嵋。

    85 《寄鸕鶿源方允迪江子我》 宋·朱翌

    世間豺虎正爭岐,隱去可妨九曲迷。
    懷人夢到北山北,卜鄰意欲西枝西。
    麥云已有飽氣象,梅雨又煩詩品題。
    他日籃輿入源去,尚期趺坐對青藜。

    86 《寄公立》 宋·強至

    一朝揮別袂,九日在征岐。
    識我相思意,如君獨坐時。
    榴花須滿盞,菊蕊況盈枝。
    目下重陽淚,宜看杜牧詩。

    87 《幕中書懷》 宋·強至

    宦游老歲月,春花漸空枝。
    坐耗鏡中顏,日饒鬢邊絲。
    流俗宜重輕,青云勢參差。
    剛腸寡所合,出門復何之。

    88 《隱靜簡堂老贈籐杖》 宋·陳造

    兩枝籐杖各過頭,一贈詩翁一自留。
    借力崎嶇知意厚,分岐喧靜果誰優。
    拄歸山路煙嵐好,橫向禪堂魔魅愁。
    償盡阿師行腳債,不妨分我老滄洲。

    89 《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 宋·李彌遜

    游輪走朱蓋飛碧,路如羊腸山虎脊。
    奇觀多似九牛毛,塵服輕於一狐腋。
    禪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陰崖日淡春杲杲,老樹風悲秋索索。

    90 《和楊偉明韻》 宋·馮時行

    黃花不待我西緊,去載空吟九日詩。
    今載擬招風月友,共醉黃花香滿枝。
    佳辰不許負佳客,我友南北如分岐。
    驕馬行嘶縉云碧,楚狂便我無退之。

    91 《瑞粟歌》 宋·汪莘

    君不見濟陰九種禾,又不見河南六岐麥。
    何似新安海陽縣,瑞粟一枝超簡冊。
    嘉定四載六月中,采來穎自東極東。
    龍枝鳳冠云蕖叢,令人多力善走顏色紅。

    92 《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93 《歸來》 宋·黎廷瑞

    幸未緇塵染素衣,歸來既避北山移。
    田園有味閒方覺,道路多岐晚始知。
    栗里新銜五柳傳,花蹊舊業四松詩。
    少游款段猶嫌累,到處風塵藤一枝。

    94 《子兼行后一日作》 宋·晁公溯

    平生每臨岐,輒作數日惡。
    況當暮冬際,尤用感離索。
    千林已空枝,饑烏晚猶啄。
    北風殊未已,槭槭卷黃落。

    95 《送劉中齋孫歸三衢》 宋·陸文圭

    百花頭上和閏手,乃祖聲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開府老,真成故里爛柯仙。
    慶流家嗣承先澤,學到孫枝又一傅。
    野叟臨岐無別語,勒修世業復青氈。

    96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圓機互唱脫名模,妙應還同轉轆轤。
    北濟淵源連海嶠,西岐枝葉茂江湖。
    一句子,徹天衢。
    草木蟲魚隨物化,山川海岳亦歡呼。
    大千世界歸明主,萬國梯航貢帝都。

    97 《寄翰苑所知》 宋·宋無

    多士富文治,明良際盛時。
    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
    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
    疾雷天地板,崩岳鬼神移。

    * 關于枝岐的詩詞 描寫枝岐的詩詞 帶有枝岐的詩詞 包含枝岐的古詩詞(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