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林貌的詩詞(200首)

    161 《祠仙姑回馬上作》 宋·強至

    至和歲甲午,德音絕常軌。
    寬徭且宥罪,外復講群祀。
    君言一朝發,人神共悅喜。
    今我官浦陽,距邑越十里。

    162 《詩送長老芝公歸靈洞》 宋·強至

    昔以醫名著,今茲祖意傳。
    眾生如不病,大士自安禪。
    貌等澗松古,性同山月圓。
    應防猿鳥憶,卻指舊林泉。

    163 《上致政蔣侍郎二十六韻》 宋·強至

    憶昔初登第,公時再鎮杭。
    諸生盡賓禮,賤子正親喪。
    顧在齊衰下,難瞻棨戟傍。
    無依繞樹鵲,欲進觸藩羊。

    164 《五士游岳麓圖》 宋·張栻

    閉門六月汗如雨,出門褦襶紛塵土。
    文書堆案曲肱臥,夢逐征鴻過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須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風,中流吚啞挾鳴櫓。

    165 《和李相園亭二首》 宋·李彌遜

    軒戶新成紫翠邊,花光竹色借廚煙。
    詩人莫浪夸盤谷,畫手無工貌輞川。
    何必吾廬在丘壑,要令是處有林泉。
    此心正恐無人會,把酒南山一笛前。

    166 《夢仙謠》 宋·曹勛

    夢入蓬萊宮,岧嶢聳朱閣。
    靈風翔紫煙,靄胡生羅幕。
    鸞鳳棲瑤林,咀嚼瑤華萼。
    老龍戲滄洲,噴濤蕩鱗角。

    167 《元日泛舟分韻得大字》 宋·李流謙

    春從水際生,白石映淺瀨。
    一舟何自橫,玄寄倏與會。
    今日是何朝,亦恐魚鳥怪。
    曉暾破宿雨,換歲無此快。

    168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169 《再題行看子》 宋·樓鑰

    先引護欄毬子驄,九馬近遠俱相從。
    黑駒騧黃騅素騮,亦有笏面仍銀鬃。
    夏國一種青於藍,五明錯靴皆如龍。
    或驂或引恣馳驟,坐覺隱耳聲瓏瓏。

    170 《謝葉處士寫照》 宋·樓鑰

    老我舊曾官日邊,隨眾年除仍歲遷。
    母子日夜念鄉國,但欲共耕綿上田。
    葉君寫照妙一世,畫我形模在山水。
    有如虎頭貌幼輿,正合置之巖石里。

    171 《和萬舍人折贈蠟梅韻》 宋·虞儔

    問訊江梅意未回,少林橫出不知裁。
    爭先賴有園夫報,折贈空驚驛使來。
    疎影暗香寧是伴,蠟言梔貌未須媒。
    主人聞說歸朝近,且趁眉間喜色開。

    172 《謝文顯老丈見過》 宋·趙蕃

    茅檐冷如水,落葉堆不埽。
    林深日上遲,近午猶未冒。
    忽聞咿啞聲,籃輿過錯來造。
    兒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

    173 《贈畫工王生》 宋·魏了翁

    七年謫五溪,二年守三滬。
    蠻煙瘴雨中,不改舊時吾。
    此來懶看鏡,謂我衰且癯。
    王生忽肖象,氣貌何豐腴。
    悔不賂王生,圖作一病夫。
    變幾轉而上,聽我歸林廬。
    及此未衰日,更讀幾年書。

    174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175 《望江南/憶江南》 宋·吳潛

    家鄉好,好處是三春。
    白白紅紅花面貌,絲絲裊裊柳腰身。
    錦繡底園林。
    行樂事,都付與閑人。
    挈榼攜壺從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尋。
    贏得個天真。

    176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177 《次韻紅蕉》 宋·方岳

    霜林蕉葉尚橫陳,不易禁寒夜向晨。
    以貌取人通休似,其心如我別般春。
    兩年開就花何晚,千里移將句有神。
    待學伊蒲修凈供,自烹菡萏當猩唇。

    178 《挽董帥干二首》 宋·陳著

    裔自杏林仙,清閑福最全。
    獨醒偏醉客,鰥宿似逃視。
    古貌堯民老,風流晉世賢。
    應門付兒輩,花竹小壺天。

    179 《題群仙圖》 宋·仇遠

    世代雖殊道不殊,衣冠氣貌列仙儒。
    自憐無計攀靈轡,豈意相從入畫圖。
    把袂拍肩歸福地,抗塵走俗笑泥涂。
    苔痕還繞榴皮相,風雨東林壁半蕪。

    180 《又過妙智寺后因賦》 宋·董嗣杲

    我貌甚癯棘,極愛山林住。
    才說廬山去,不憚葺芒屨。
    郁懷得少解,動腳即健步。
    誰言多岌業,堂堂大驛路。

    * 關于林貌的詩詞 描寫林貌的詩詞 帶有林貌的詩詞 包含林貌的古詩詞(2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