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林端聲的詩詞(226首)

    21 《尋香山湛上人》 唐·孟浩然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22 《登廬山峰頂寺》 唐·劉昚虛

    孤峰臨萬象,秋氣何高清。
    天際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門二緇叟,振錫聞幽聲。
    心照有無界,業懸前后生。
    雖知真機靜,尚與愛網并。
    方首金門路,未遑參道情。

    23 《夜投豐德寺謁海上人(一作李端詩)》 唐·盧綸

    半夜中峰有磬聲,偶逢樵者問山名。
    上方月曉聞僧語,下路林疏見客行。
    野鶴巢邊松最老,毒龍潛處水偏清。
    愿得遠公知姓字,焚香洗缽過浮生。

    24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 唐·盧綸

    野寺鐘昏山正陰,亂藤高竹水聲深。
    田夫就餉還依草,野雉驚飛不過林。
    齋沐暫思同靜室,清羸已覺助禪心。
    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送別友情

    25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 唐·盧綸

    野寺鐘昏山正陰,亂藤高竹水聲深。
    田夫就餉還依草,野雉驚飛不過林。
    齋沐暫思同靜室,清羸已覺助禪心。
    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26 《和重題》 唐·劉禹錫

    林端落照盡,湖上遠嵐清。
    水榭芝蘭室,仙舟魚鳥情。
    人琴久寂寞,煙月若平生。
    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

    27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此后并江陵士曹時作)》 唐·元稹

    昔在鳳翔日,十歲即相識。
    未有好文章,逢人賞顏色。
    可憐何郎面,二十才冠飾。
    短發予近梳,羅衫紫蟬翼。

    戰爭豪邁

    28 《經端溪峽中》 唐·楊衡

    陰岸東流水,上有微風生。
    素羽漾翠澗,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遠岫孤霞明。
    飛猱相攀牽,白云亂縱橫。

    29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唐·陸龜蒙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馀清。
    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云門老僧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30 《蘭溪靈瑞觀》 唐·舒道紀

    澄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
    夜靜笑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
    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31 《西江月(秋興)》 宋·米芾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遠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煙收風定。
    夜靜冰娥欲上,夢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恥有新聲。
    一曲請君來聽。

    32 《題浩然觀》 宋·舒道紀

    燈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
    夜靜嘯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
    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33 《秋日雜興》 宋·敖陶孫

    書氣差小祥,夜氣益以清。
    林端動華彩,初月當我楹。
    澗光若翻鶴,草露如棲螢。
    攬衣一徙倚,肝鬲涵空明。
    一室噤眾籟,寂寥無人聲。
    落地忽墮瓦,憂心還獨驚。

    34 《凌虛臺看云戲柬內子》 清·舒天香

    殘月依依傍檐墜,沙彌雅識山人意。
    林端喚起濂溪云,石貌泉聲愈清媚。
    海門日上天鏡開,罡風吹至凌虛臺。
    蓮花庵前白鹿臥,芙蓉萬朵姍姍來。

    35 《桂林還珠洞》 宋·賈黃中

    赫赫威聲震百蠻,昔攜筐筥溷谷山。
    無人為起文淵問,端的珠還薏苡還。

    36 《凈圣庵》 未知·王賓

    樂道巖前沙路平,淡煙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館千山合,石罅靈泉一派清。
    蘊藻競嚴朝斗意,琳瑯惟聽步虛聲。
    青書奏罷黃冠睡,獨有灘雷徹夜鳴。

    37 《雨寒憶舍弟》 明·蕭翀

    已過清明節,仍余料峭寒。
    風聲生樹底,雨氣滿林端。
    堤草青猶短,山花濕未干。
    季方千里隔,誰念客衣單。

    38 《送周起宗經干赴桂林帥幕》 宋·楊萬里

    乃翁昔夢飛入月,東字分明篆銀闕。
    明朝占夢占者云,一甲八人更何說。
    紹興大對奏集英,天風吹下臚傳聲。
    作者亡人拜恩了,乃翁甲科第八名。

    39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 宋·張耒

    風聲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
    三伏炎蒸不可過,北風粟烈亦何難。
    人情何待常從緩,天令難移古不刊。
    幸有布裘氈履在,雪深高臥更安閑。

    40 《送次道能判西京》 宋·司馬光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題輿榮得士,把袂惜離群。
    首夏郊原秀,晴陽草樹曛。
    觚棱日邊遠,闕塞霧中分。

    * 關于林端聲的詩詞 描寫林端聲的詩詞 帶有林端聲的詩詞 包含林端聲的古詩詞(2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