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林楓的詩詞(395首)

    221 《志別》 明·張元凱

    祖道一尊酒,涼風江上生。
    楓林一葉丹,秋動千山聲。
    星離越溪水,雨散吳王城。
    我昔游燕趙,居人送我行。
    今我亦送客,酒盡淚欲傾。
    乃知送我者,掩袂多至情。

    222 《秋懷》 明·趙迪

    霜滿楓林江上村,犬聲籬落護柴門。
    空山落日秋砧暝,野渡荒煙晚磬昏。
    寂寂寒燈當永夜,依依涼月對殘魂。
    羈懷凄切空垂淚,又聽前溪起斷猿。

    223 《登余干城》 明·趙迪

    荒原落日過重城,萬里蒼茫感客情。
    鄉思雨中和雁斷,秋風江上見人行。
    楓林西入吳江遠,驛路東分楚水平。
    遙望天涯流落久,暮云啼鳥自縱橫。

    224 《送從弟蕃游淮南》 唐·王維

    讀書復騎射。
    帶劍游淮陰。
    淮陰少年輩。
    千里遠相尋。

    225 《竹枝歌》 宋·蘇軾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226 《躑躅》 宋·蘇軾

    楓林翠壁楚江邊,躑躅千層不忍看。
    開卷例知歸路近,劍南樵叟為施丹。

    227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宋·蘇軾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
    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228 《秋晚客興?或為沈括作?》 宋·蘇軾

    草滿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樓臺。
    天圍故越侵云盡,潮上孤城帶月回。
    客夢冷隨楓葉斷,愁心低逐雁行來。
    流年又喜經重九,可意黃花是處開。

    229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230 《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唐·孟浩然

    韓公是襄土,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謳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231 《渡揚子江》 唐·孟浩然

    桂楫中流望,京江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232 《淮岸阻風》 宋·戴復古

    艤棹楓林外,平沙走晚晴。
    秋深紅鶴至,波動白鷗驚。
    荻浦留三日,江州計幾程。
    夜來風色好,行不待天明。

    233 《上沙田舍》 宋·范成大

    更無云物起微陰,壟畝人家各好音。
    歲晚陽和歸稻把,夜來霜力到楓林。
    兒童笑里豐年面,烏鳥聲中落日心。
    釀秫炊粳都入手,勝拼腰腳辦登臨。

    234 《閶門初泛二十四韻》 宋·范成大

    好在馳煙路,平生載酒行。
    摧藏身久病,契闊歲頻更。
    昨夜燈花曉,今朝稻把晴。
    出門新夢境,觸目舊詩情。

    235 《題山水橫看》 宋·范成大

    霜入丹楓白葦林,橫煙平遠暮江深。
    君看鴈落帆飛處,知我秋風故國心。

    236 《桐川郡圃梅極盛,皆圍抱高木,浙中無有》 宋·范成大

    家住丹楓白葦林,橫枝一笑萬黃金。
    玉溪園里逢千樹,還盡春風未足心。

    237 《過松江》 宋·范成大

    長虹斗起蛟龍穴,朱碧欄干夜明滅。
    太湖三萬六千頃,多少清風與明月?
    青鷁驚飛白鷺閑,丹楓未老黃蘆折。
    誰將橫笛叫蒼煙,無限驚波翻白雪。

    238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239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玉女峰前一櫂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240 《秋思》 宋·陸游

    牙齒漂浮欲半空,此生已付有無中。
    一杯藜粥楓林下,時與鄰翁說歲豐。

    * 關于林楓的詩詞 描寫林楓的詩詞 帶有林楓的詩詞 包含林楓的古詩詞(3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