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川亭上凌云賦,人在回仙舊游處。誰教書劍走長安,荻月霜楓等閑度。朱門不炙釣竿手,萬卷難供折腰具。偶然把箸憶蓴羹,乞得閑官徑呼渡。
才趁鋒車入帝關,又持使節過家山。作仙茶囿芝田里,寓直蓬萊藏室間。握手清談紗帽點,羨君白日繡衣還。來年貢了云龍璧,便綴金鑾玉箏班。
梅花國里荔枝村,頗記張燈作上元。一別頻蒙訪生死,七年再見劣寒溫。屬當閔雨祈群望,不得臨風共一尊。誰為君王留國士,吾衰猶擬叫天閽。
亦聞小泊贊公房,清曉扶藜叩上方。君與一僧游別嶂,我行百匝遶長廊。風巾霧屨來云外,雪檜霜松滿袖香。政是炎官張火傘,不應多取海山涼。
山館春來特地幽,岸巾何日不同游。花隨石壁高低發,水繞茅檐左右流。叵我三杯真性適,咍臺一枕萬緣休。山中樂事端如許,為底周郎不肯留。
偶到靈山最上頭,山檐高竹不知秋。杖藜欲趁西溪月,未放閑身盡日留。
光堯三紀煥文章,寶閣岧嶤謹秘藏。寓直到君才第四,皇華禮樂遠增光。
望郎三度到長安,垂上青云作好官。暫向江東一澄按,卻歸徑著侍臣冠。
自說嵇康七不堪,上教持節向江南。江南父老應相賀,見說清明似晦庵。
殿廬宮燭對風簾,郎舍修篁共一檐。別日苦多良晤少,摻祛不耐雨纖纖。
德星天遣出淮濆,玉節光華委十分。可但籌邊專饋餉,直須曠土盡耕耘。向來我已慚無效,此去群當勉策勛。尚有龜山風浪惡,得無遺恨雁離群。
淮邊陳跡試重論,走遍西途落木村。依舊江山連北固,承平池館羨東園。中原入望堪垂涕,古汴無情尚有痕。歲漕東南六百萬,云何異域得游魂。
誤領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鎮南籬。旄倪爭向道涂看,名姓亦為蠻徼知。時務下地毋事酒,春光雖好莫言詩。經營都了家山去,此是從窮容觴詠時。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