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林人的詩詞(177首)

    161 《林湘鄉出其先人詩卷題其后二首》 宋·趙蕃

    松陵我亦屢曾經,幾欲張帆過洞庭。
    顧借此詩傳善本,教兒誦讀醉時聽。

    162 《過建陽范氏桂林館見其向日娛寶亭館已屬他人》 宋·王邁

    桂林當日如春煖,花木清妍差可款。
    主人好事玉泉香,行客留題錦囊滿。
    桂林今日如冰寒,頹垣壞壁他人管。
    窮冬莫贈范叔袍,過竿誰餉子桑飯。

    163 《寄鶴林智福上人》 宋·周弼

    深山高頂寺,黃鶴舊曾留。
    鶴去無蹤跡,山僧幾白頭。
    鳥閑齋鼓靜,猿嘯佛燈幽。
    宿約何時踐,題詩向瀑流。

    164 《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 宋·趙文

    薌林丑石何曾丑,化為五老如此壽。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潤堅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戲劇,誰為此者鴻蒙叟。
    銅盆古雅出高麗,玉籌清奇原史籀。

    165 《東林寺贈宜上人》 宋·董嗣杲

    幽階苔蘚翠纖纖,屐齒沾濡逐步黏。
    曉澗迸泉迷杏塢,春風停雨暗茅檐。
    禪高何待音聲悟,詩好爭傳格律嚴。
    誰浼我師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166 《又憩西林寺有乘馬人來同宿》 宋·董嗣杲

    孤憑水閣坐斜曛,七極浮屠壓暝氛。
    慧永祠空依晉樹,率更碑古宿唐云。
    自聽遠鶴情偏逸,誰策羸驂趣不群。
    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風摵摵葉紛紛。

    167 《送德明道人還東林》 唐·徐鉉

    每憶曾游處,東林惠遠房。
    老來情更重,師去興何長。
    澗曲泉聲咽,松深露氣香。
    題詩寄楚老,惆悵不成章。

    168 《石齊逸詩遺墨冊閩人林研忱乞題》 近代·陳三立

    文山晚有吟嘯集,盡出拘囚及絕粒。
    嗟公此卷與之同,天挺人豪肺腸一。
    婺源兵敗誓九死,延喘從客仍把筆。
    八十二章追詠懷,書勢官奴句晞發。

    169 《題聰上人林亭》 宋·釋智圓

    四面遠塵跡,吟過稱野情。
    階閑秋菓落,池冷月華生。
    倚竹蟬聲斷,開琴鶴夢驚。
    卻來還有約,未可厭逢迎。

    170 《送瑞安尉林叔全尊人還鄉》 宋·陳傅良

    論交海內略飄零,最晚相看卻有情。
    不以一經夸魯諺,自於二子識徐卿。
    橘香賸與蜂衙晚,麥信爭催鳩喚晴。
    天氣正佳歸合好,莫將愁思為空名。

    171 《寄薌林故人》 宋·林景熙

    狺狺多楚狗,何處續離騷。
    草徑無塵入,秋峰與節高。

    172 《寧江僑人劉生徽宗時以畫供奉翰林中近過元汝》 宋·晁公溯

    劉生待詔蓬萊宮,和鉛舐墨稱良工。
    自從八駿狩西極,萬里流落巴山中。
    老來摹寫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風。
    時將一幅換斗米,千金舊價無由逢。

    173 《林上人歸蜀》 宋·釋崇岳

    明明此事不由他,吃飯無端咬著沙。
    自己靈光皆喪盡,三千里外摘楊花。

    174 《松上人求古林》 宋·釋紹曇

    秀擢威音劫外春,靈根盤結幾何深。
    挺生臨濟清涼樹,盡大地人來息陰。

    175 《林泉野人》 宋·釋師范

    樂哉林泉人,自得林泉趣。
    渴則掬泉飲,健則穿林去。
    幾見幽鳥啼黃葉,聚薰入奏雪飛絮。
    四時適吾意,萬象為吾侶。
    有人更問意如何,笑指巖前大松樹。
    阿呵呵,快活快活,有甚討處。

    176 《送友人之武林》 宋·于石

    錢塘江上一帆風,為我重尋舊日蹤。
    十里湖山空戰艦,千年宮闕咽僧鐘。
    潮生潮落東西浙,云去云來南北峰。
    往事茫茫何處問,殘煙衰草泣寒蛩。

    177 《舟行過龍鶩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滿山爛漫》 宋·曾豐

    一團煙火百十家,一叢林木千萬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詩人多愛疑可賞,舟人多忌戒無往。
    中途還未免迷行,初意得無成妄想。
    漁翁禪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歸帆春水肥。

    * 關于林人的詩詞 描寫林人的詩詞 帶有林人的詩詞 包含林人的古詩詞(1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