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林叢的詩詞(772首)

    741 《愷藏主號庾嶺》 宋·釋智愚

    財宗北祖爭衣處,雨洗風磨石尚新。
    靈跡豈知千載后,叢林猶有昔時人。

    742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問既有宗,答亦攸同。
    三句可辨,一鏃遼空。
    大野兮涼飆颯颯,長天兮疏雨濛濛。
    君不見少林久坐未歸客。
    靜依熊耳一叢叢。

    743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此樹不從天地生,登山涉水承渠力。
    如今擲向亂峰前,免致叢林為軌則。

    744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第七菸菟沒尾巴,食牛之氣已堪夸。
    叢林悱悱爭唇吻,幾個行人得到家。

    745 《妙道禪人求贊》 宋·釋宗杲

    這村僧,無明大。
    少柔和,多褊隘。
    愛罵人,舌頭快。
    受佛蔭,破佛戒。

    746 《雪峰空長老求贊》 宋·釋宗杲

    慧空抓著吾癢處,吾嘗劄著伊痛處。
    痛處癢,癢處痛,不與千圣同途,豈與衲僧共用。
    莫言掃帚竹時無錢筒,蒿枝叢林無梁棟。

    747 《和本禪人求贊》 宋·釋宗杲

    真兮妄兮兩孤,作對待兮偏枯。
    水凌虛而風靜兮月非無,即妄即真兮毒藥與醍醐。
    到此夜班人識得渠。
    贊上頭,要作叢林佳話。

    748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栽田且博飯,隨分煮藜莧。
    一任少叢林,佛法不怕爛。

    74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叢林雖未整肅,更點卻要分明。
    粒米須還粒飯,八兩定要半斤。

    750 《師亮禪者》 宋·釋祖欽

    憶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虛空解講語。
    喚得回頭是馬師,規鑒叢林照千古。
    上人學禪不學教,禪教初無二門戶。
    一拳打破太虛空,知音不在頻頻舉。

    751 《昭如長老請》 宋·釋祖欽

    海印發光,照然如日。
    曾對大元圣主,默說不二法門。
    默而說,說而默。
    中興大仰叢林,天下第一法窟。

    752 《志滿上人》 宋·釋祖欽

    夫志在謙毋自滿,勿以其長跨人短。
    海因有量天亦聾,人未有德休恃聰。
    君不見水涸山枯物憔悴,春暖風和蝶蜂至。
    欲在叢林立此身,學以成其志。

    753 《次韻葉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絕句》 宋·蘇頌

    叢林澗水盡縈回,巖室云房不染埃。
    若使此中容小隱,會須卜筑賦歸來。

    754 《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 宋·蘇頌

    叢林四百見州經,盡在錢塘舊縣坰。
    十里湖光連北郭,千尋巖翠繞南屏。
    松間幽徑迎冠蓋,竹里飛泉入戶庭。
    勝境無因朝日到,羨他禪伯老林扃。

    755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756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757 《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 宋·蘇頌

    青山橫莽蒼,萬石出南麓。
    古剎表耆阇,高聲聳群玉。
    居惟擇岡巒,近靡數松竹。
    郡郭路非遙,游人舂不宿。

    758 《與可墨竹二十韻》 宋·蘇籀

    天工奇水墨,晴景照檀欒。
    影動嵇阮愛,筍穿淇渭干。
    禪翁三昧力,老手一揮間。
    意匠先鶻落,心造忘筆端。

    759 《李監廟求拙軒一首》 宋·蘇籀

    鏝圬累瓴甓,幾席百春叢。
    林塢純真趣,衣巾質古風。
    寧非迂叟合,豈與漫郎同。
    不巧姑云爾,何妨詩更工。

    760 《和真長木犀》 宋·孫應時

    香傳萬里到蠶叢,依舊江南林下風。
    憶著小山招隱句,不堪流落更相逢。

    * 關于林叢的詩詞 描寫林叢的詩詞 帶有林叢的詩詞 包含林叢的古詩詞(7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