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枉問的詩詞(190首)
144
《代書寄趙宏》 宋·曾鞏
憶承昨歲致書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頻掉。
從來萬事固已拙,況乃病敦顏不少。
去隨眾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146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147
《醫師行,贈袁煉師》 元·楊維楨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歲考校月之二日為嘉平。
至今華陽有仙會,會則鬼獸叫嘯丹光明。
上帝又閔其人之枉死,必生仙醫有如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
自從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溝坑。
148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不念建德游,枉作心奮飛。
一溺狂泉飲,坐受人所悲。
吾樂有余地,醉鄉真可依。
酹觴初問涂,嗽醪便知歸。
棄置近藥裹,改弦計扶衰。
歡趣固自若,誰謂志原違。
150
《七夕聞鵲》 宋·吳泳
凍雨略洗車,炎暉復如磝。
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鵲噪。
借問鵲何來,下上音載好。
此聲固非惡,枉為閒者告。
152
《咸平讀書堂》 宋·陳師道
昔人三百篇,善世已有余。
後生守章句,不足供囁嚅。
一登吏部選,筆硯隨掃除。
閉合畫眉嫵,隔屋聞歌呼。
156
《贈張聽聲》 宋·李石
人言鼻聽無如龍,聽不以耳乃反聾。
未若水母本無目,隔水響應相鳴雄。
我持此理問張瞍,廢目任耳偏能聰。
忍聞此聲亦憒憒,俗囂政在群鳴中。
157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159
《自嘆》 宋·虞儔
落落高才豈晚收,枉將歲月送菟裘。
未能鵬擊三千里,空費龍驤萬斛舟。
明月有珠誰按劍,珊瑚作網漫沉鉤。
求田問舍非吾事,豪氣元龍死不休。
160
《戲書》 宋·虞儔
去年今日到湖州,救得饑民歲又周。
閱遍炎涼還自笑,坐靡廩餼更何求。
淵明栗里終歸去,太史周南枉滯留。
咄咄大鈞何必問,固知蒲命與仇謀。
* 關于枉問的詩詞 描寫枉問的詩詞 帶有枉問的詩詞 包含枉問的古詩詞(1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