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松頂的詩詞(400首)
241
《別方巖》 宋·胡則
寓居峰頂寺,不覺度炎天。
山叟頻為約,林僧每出禪。
虛懷思往事,宴坐息諸緣。
照像龕鐙暗,通宵磬韻傳。
242
《游洞霄宮》 宋·黃常吉
喬松蒼竹帶煙霏,木拱彤檐藹翠微。
虛谷玲瓏遺鳳響,行云蒙密護龍歸。
繁花結繡迷樵徑,靈飄藥香滿客衣。
更欲搘筇遍諸頂,可憐無策駐殘暉。
244
《鳴峰巖》 宋·黃巖孫
卓道當年愛此峰,直於頂上駐禪筇。
巖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無俗客蹤。
罅石引泉圍古屋,斷煙拖露滴寒松。
夜來冷枕蒲團睡,夢破一聲殘月鐘。
245
《李白書堂》 宋·柯敬之
久欲華山訪謫仙,謫仙書舍尚依然。
青松翠柏疑無路,流水高山別有天。
千片浮云飛碧漢,一聲啼鳥破蒼煙。
扶筇直上中峰頂,一看千山在眼前。
246
《五馬山》 宋·李從訓
北山從何來,崑岷而鼻祖。
并包河與江,考歷不能譜。
近推連括蒼,繼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臺,盤桓遂東下。
248
《鳳凰谷》 宋·李夢呂
羅浮絕頂凌蒼穹,五云飛繞蓬萊宮。
金烏玉兔出西東,鐵橋萬丈橫霽虹。
臥虎踞石龍蟠松,異香不動煙騰空。
餐霞飲露凡圣同,水簾碎玉聲玲瓏。
249
《游臺感興古風》 宋·李師圣
梵書五頂清涼府,冬冰夏雪風炎暑。
我來七月秋正寒,何況蕭蕭巖谷雨。
偶爾云開煦氣生,溶溶滿目煙光聚。
真容古基鷲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252
《游九鎖二首》 宋·劉應子
憶昔夢中游,高懷悵冥邈。
箯輿入來,精爽欲飛躍。
九鎖相回環,群峰俱卓牽。
地勝幻蓬萊,天低眇嵩岳。
253
《赴官晉陵別端禪師》 宋·陸蒙老
枕上浮生過半百,短發毿毿霜樣白。
西溪溪上舊家山,歲歲故鄉歸似客。
船頭漸這古松門,云是吳均讀書宅。
煙云半嶺見層樓,崢嶸鰲頂蓬宮窄。
254
《寄南岳廖融》 宋·潘若沖
曾經別墅住行蹤,春浪和煙撼釣筒。
共步幽亭連石蘚,寄眠靜榻帶松風。
秋來頻夢岳云白,別后應添鶴頂紅。
又泛汴舟隨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255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256
《見日庵舊址》 宋·師顯行
跨鶴驂鸞訪穉川,松風吹散鐵橋煙。
聯登百步眼萬里,長嘯一聲身九天。
倚大石樓敲竹杖,躡飛云頂著吟鞭。
而今飽挹羅浮秀,未服靈丹亦是仙。
257
《靈巖》 宋·宋逸
抖擻塵衣訪古蹤,捫蘿涉險徹靈峰。
寒堆泰岳千巖雪,清繞方山十里松。
泉頂客回聞法鼓,云堂僧起動齋鐘。
如來元現因明處,直在人天第一重。
258
《題石橋》 宋·孫何
六月巖崖似九秋,興公辭賦好淹留。
杉松迤邐連華頂,鐘磬依稀近沃洲。
枕水古碑卿相撰,拂云新剎帝王修。
高僧盡解飛金錫,誰是當年白道猷。
259
《游泰山靈巖寺》 宋·滕涉
山半舊招提,捫蘿躡石梯。
佳名標四絕,勝境出三齊。
殿古煙霞窟,庭深檜柏蹊。
岳靈分地界,云險接天倪。
260
《詩贈富樂山海公長老》 宋·王綱
心地如今不動塵,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關明月上峰頂,滿座清風生玉津。
雪嶺松筠為節操,石樓鐘磬度昏晨。
已同七老圖巖壁,便是龍華會里人。
* 關于松頂的詩詞 描寫松頂的詩詞 帶有松頂的詩詞 包含松頂的古詩詞(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