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松聞的詩詞(17首)

    1 《游長松聞捷音》 宋·李流謙

    十里登山訪定身,衣邊猶帶簿書塵。
    僧廚筍蕨隨齋缽,禪窟香燈話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聞傳檄定咸秦。
    家家釵釧何須惜,難買堯眉一笑春。

    2 《聞赤松舒道士下世(東陽未亂前相別)》 唐·貫休

    地變賢人喪,瘡痍不可觀。
    一聞消息苦,千種破除難。
    陰騭那虛擲,深山近始安。
    玄關評兔角,玉器琢雞冠。

    3 《聞赤松舒道士下世(東陽未亂前相別)》 唐·貫休

    地變賢人喪,瘡痍不可觀。
    一聞消息苦,千種破除難。
    陰騭那虛擲,深山近始安。
    玄關評兔角,玉器琢雞冠。

    4 《松化為石(近聞金華山古松化為石)》 唐·齊己

    盤根幾聳翠崖前,卻偃凌云化至堅。
    乍結精華齊永劫,不隨凋變已千年。
    逢賢必用鐫辭立,遇圣終將刻印傳。
    肯似荊山鑿馀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5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 宋·高觀國

    粉嬌曾隔翠簾看。
    橫玉聲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櫻朱度、香噴云鬟。
    霜月搖搖吹落,梅花簌簌驚殘。
    蕭郎且放鳳簫閑。
    何處驂鸞。
    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里關山。
    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

    6 《舟行松江聞雞鳴犬吠》 宋·趙彥肅

    循緣多熟境,溺法無要津。
    慮心屏百慮,猶是隔幾塵。
    云邊察飛翼,水底觀躍鱗。
    悶殺魯中叟,笑倒濠上人。

    7 《春日企齋朱少府松窗徐公子見訪未暇展待聞別》 明·金鑾

    遠承華蓋及衡門,日午相攜到日昏。
    白發自應忘縣長,青袍誰復識王孫。
    更因夜月留何處,忍對春風負此尊。
    傳道城南剩佳麗,小詞翻出寄桃根。

    8 《夜聞松聲有感》 宋·陸游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風吹颿如箭激,回頭已失廬山云,卻上吳城觀落日。
    夜深龍歸擘祠門,入木數寸留爪痕。
    明朝就視心尚栗,腥風卷地雷霆奔。
    歸船買酒持自慰,性命平生驚屢戲。

    9 《聞松風有感》 宋·陸游

    重位每憂身後罵,虛名不救眼前饑。
    直須采藥名山去,日夜松風無歇時。

    10 《莫春過吳松垂虹用聞人伯封韻》 宋·李洪

    具區吳松同一水,季鷹英靈呼不起。
    波平風靜落日明,一碧青銅三萬里。
    幻成水墨思范寬,點綴臥虹排雕欄。
    曜晻楓林帶煙雨,白鶴飛去何時還。

    11 《山間大風雨晝夜不止聞松聲撼床戲成拙語謾錄》 宋·鄭清之

    顛風橫雨窮山秋,樵青馳檐車停辀。
    松聲撼空吼萬牛,轟豗勢欲傾不周。
    晨雞扼吭喑且愁,百鳥何敢相喧啾。
    恍疑趙壁環諸侯,呼聲動地鏘弓矛。

    12 《和王潛齋韻送聞人松庵二首》 宋·李曾伯

    田園蕪矣好東歸,今昨從渠較是非。
    荷子遠來無所問,江湖雅志莫相違。

    13 《和王潛齋韻送聞人松庵二首》 宋·李曾伯

    子之為術我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
    同在雙湖湖上住,大家攜手故鄉還。

    14 《贈聞人松庵》 宋·李曾伯

    官術猶能手不龜,子之為術亦如之。
    價增三倍玉麟雇,言訂千金木石詩。
    鷗鷺尋盟吾自計,鷃鵬輿論界發爾何為。
    異時蓬蓽來相驗,直說太平卿相誰。

    15 《壬子江陵寄聞人松庵》 宋·李曾伯

    不見松庵又幾年,書來云欲卜新椽。
    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結緣。
    多謝烹魚勤客遺,薄言騎鶴寓腰纏。
    惜無廣廈嘆顏力,姑用長安作酒錢。

    16 《江路聞松風》 宋·趙文

    雪里云山玉作屏,松風入耳細泠泠。
    朝來醉著江亭酒,卻被髯龍喚得醒。

    17 《酌道傍古松下錢王水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 宋·張镃

    山圍當車巾,佳興坌滿前。
    盤松儼如畫,蓋疊疎蘿纏。
    沙平恰席許,坐蔭宜鋪氈。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 關于松聞的詩詞 描寫松聞的詩詞 帶有松聞的詩詞 包含松聞的古詩詞(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