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松芝的詩詞(358首)

    161 《水龍吟》 宋·葛長庚

    層巒疊巘浮空,斷崖直下分三井。
    蒼苔路古,鹿鳴芝澗,猿號松嶺。
    露浥鳳簫,煙迷枸杞,綠深翠冷。
    笑攜筇一到,登高眺遠,是多少、仙家景。

    162 《水龍吟(采藥徑)》 宋·葛長庚

    云屏漫鎖空山,寒猿啼斷松枝翠。
    芝英安在,術苗已老,徒勞屐齒。
    應記洞中,鳳簫錦瑟,鎮常歌吹。
    悵蒼苔路杳,石門信斷,無人問、溪頭事。

    163 《賀新郎(贈林紫元)》 宋·葛長庚

    月插青螺髻。
    柳梢頭、夕陽荏苒,西風搖曳。
    數粒蒼山黏遠漢,樹色煙光紫翠。
    飛騎氣、半醒半醉。

    164 《水龍吟(辛亥安晚生朝)》 宋·劉克莊

    祁公一度貂蟬,先生三度貂蟬了。
    燔柴升輅,銀蟾燭夜,金烏騰曉。
    喜動龍顏,瑞班虹玉,歸功元老。
    縱擎天力倦,明農心切,先還取、中書考。

    165 《水龍吟(癸丑生日,時再得明道祠)》 宋·劉克莊

    依然這后村翁,阿誰改換新曹號。
    虛名砂礫,旁觀冷笑,何曾明道。
    吟歇后詩,說無生話,熱瞞村獠。
    被兒童盤問,先生因甚,身頑健、年多少。

    166 《喜遷鶯(代邑士送梁宰觀赴昆山同知)》 宋·陳著

    南廬佳號。
    是自許孔明,經綸才調。
    對柳鳴琴,憑花制錦,小試一同談笑。
    怎知畫簾難駐,忽又星輿催召。

    167 《喜遷鶯(代邑士送梁宰觀赴昆山同知)》 宋·陳著

    南廬佳號。
    是自許孔明,經綸才調。
    對柳鳴琴,憑花制錦,小試一同談笑。
    怎知畫簾難駐,忽又星輿催召。

    168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169 《水調歌頭(謝和溪園來壽)》 宋·劉辰翁

    夫子惠收我,謂我古心徒。
    閑居有客無酒,有酒又無魚。
    報道犀兵遠墜,問訊陳人何似,陳似隔年萸。
    天壤亦大矣,知有孔融乎。

    七夕節離別懷人

    170 《水龍吟(壽白蘭谷)》 宋·陳深

    此翁疑是香山,老來愈覺才情富。
    天孫借與,金刀玉尺,裁云縫霧。
    一曲陽春,樽前惟欠,柳蠻纓素。
    對蒼松翠竹,江空歲晚,伴明月、傾芳醑。

    春天寫雨寫花抒懷

    171 《沁園春(慶友人陳碧山)》 宋·卓田

    才大文豪,朱有暗里,今須點頭。
    奈蘭宮一跌,槐黃時候。
    銀袍逐浪,韋帶隨流。
    過盡鶴書,閱周鶚表,必竟都無名字留。

    172 《沁園春(壽黃虛庵·三月廿九)》 宋·趙福元

    珠斗闌干,銀河清淺,夢籋帝關。
    見六丁擁道,一聲傳蹕,翠幢舞鳳,彩扇交鸞。
    壽祝天齊,神夸岳降,報道明朝重整班。
    璇星爛,有赤松黃石,霧湊蒼壇。

    173 《喜遷鶯》 宋·曹宰

    皇都春早,正媚景霽色,融和時候。
    宿靄初收,祥煙新布,桃李滿林惟繡。
    挺生圣朝哲輔,風采獨居人右。
    世希有,看陳思名族,平陽革裔。

    送別祝愿

    174 《沁園春(壽王高安,七月二十八日)》 宋·姚勉

    超逸天才,文如三松,詩如盧溪。
    自白蓮賦就,已高聲價,梅花句出,遠見襟期。
    玉塵精神,瑤林風韻,雪里神仙小氅衣。
    緱山夕,已再經旬浹,戲鶴重歸。

    175 《八聲甘州(壽張尚書)》 宋·詹玉

    從黃石容履,一編書,曾佐漢王關。
    甚殷勤佳約,茹芝人共,引鶴差鸞。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閑。
    說道赤松去,還在人間。

    176 《金縷詞(壽南樓)》 宋·石麟

    欲上南樓壽。
    記當年、祥占玉燕,一陽生候。
    今數書云猶七日,宮線未添刺繡。
    便草就、壽詞盈袖。

    17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78 《祭石曼卿文》 宋·歐陽修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古文觀止祭文贊頌寫人抒情

    179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80 《鐘山》 明·朱元璋

    游山智盤旋,俯谷仰奇巔。
    松聲細入耳,云生水石邊。
    敲竹猿長嘯,臨弆視鹿眠。
    白鶴來天翅,玄羽衣裳鮮。

    寫景禪隱生活

    * 關于松芝的詩詞 描寫松芝的詩詞 帶有松芝的詩詞 包含松芝的古詩詞(3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