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松臨閣的詩詞(100首)
81
《歸耕亭二首》 宋·楊承祖
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
新開竹徑從風入,小坐松岡待月生。
江上數峰攢壁立,林間一閣礙云行。
憑欄朗誦昌黎句,水碧雙增遠目明。
82
《上曹大夫》 宋·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
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
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
84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5
《宿白云山奉圣襌寺》 宋·楊萬里
徑夾長松照地青,眼看高閣與云平。
出林殿脊先知寺,滿路花枝未見鶯。
上到峰頭千嶂合,下臨嶺腳一溪橫。
山寒入骨冰相似,冰殺人來卻道清。
87
《筆架山》 宋·白玉蟾
吾是瑤臺翰墨仙,操觚弄槧玉皇前。
翻云為墨海為硯,一片寒空如雪箋。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侖醉鉤畫。
當年染罷八角芒,金闕上章求放逸。
88
《次韻張去華院中感懷》 宋·蘇轍
登朝已老似王陽,脫葉何堪霧雨涼。
案上細書憎蟻黑,禁中新酒愛鵝黃。
臨階野菊偏能瘦,倚檻青松解許長。
仕宦不由天祿閣,坐曹終日漫皇皇。
〈轍頃自績溪除校書郎,未至京,除右司諫。
竟不入館,故以為恨。
〉主
89
《游麻姑山》 宋·曾鞏
軍南古原行數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誰開一徑破蒼翠,對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儼朝士,下蔭石齒明如金。
90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91
《游靈巖》 宋·張栻
我登姑蘇臺,笑指前溪水。
水從具區來,古色映清泚。
明朝泛秀之去,兩岸雜蘋芷。
縈紆知幾曲,舉目皆可喜。
92
《題衛太尉巖集圖》 宋·曹勛
衛公雅志安林泉,稟生似無塵土緣。
英標孤映出群鶴,姿儀密際三界仙。
居臨山麓絕煥麗,楚楚松竹相后先。
幽巖嵌空截綠玉,嘉木蔭映搖蒼煙。
9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95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96
《寄新喻丞章季亨》 宋·趙蕃
憶昨寄聲因鮑子,闕然已復四終星。
向來相期臺閣者,薄宦乃淹松竹廳。
頗愿近詩見新述,舊好尚意能忘形。
臨風三嘆不知罷,梅花落盡蘭未馨。
98
《九峰書屋和曹時和韻》 明·李東陽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聞揚子著書成。
每逢社日聊隨俗,久住青山卻有情。
霜入晚松經歲老,雨繁春筍過鄰生。
小堂若許臨江閣,杖屨無須匹馬迎。
* 關于松臨閣的詩詞 描寫松臨閣的詩詞 帶有松臨閣的詩詞 包含松臨閣的古詩詞(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