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松不異的詩詞(482首)

    41 《潔牲謝響應龍廟予不及往》 宋·董嗣杲

    龍宮蘊特異,精禱通萬靈。
    昭著二百年,錫封專朝廷。
    去年偕宰公,投誠涕欲零。
    驅車入松扉,雨勢如建瓴。

    42 《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宋·方回

    死者已無知,生者暫為客。
    三年歸故廬,松竹元自碧。
    屢驚山中人,永臥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處卜兆宅。

    43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江西窮處縣,松竹勿嫌深。
    簿領塵中坐,溪山好處吟。
    鳴弦人異調,把酒月同斟。
    倘有可書事,閑收入志林。

    44 《送李中丞赴商州》 唐·韓翃

    五馬渭橋東,連嘶逐曉風。
    當年紫髯將,他日黑頭公。
    不異金吾寵,兼齊玉帳雄。
    閉營春雪下,吹角暮山空。
    香麝松陰里,寒猿黛色中。
    郡齋多賞事,好與故人同。

    45 《春日喜逢鄉人劉松》 唐·李咸用

    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岳影中。
    舊業久拋耕釣侶,新聞多說戰爭功。
    生民有恨將誰訴,花木無情只自紅。
    莫把少年愁過日,一尊須對夕陽空。

    46 《題歷山舜詞(山有廟,呼為帝二子,多變妖異為時所敬)》 唐·杜荀鶴

    昔舜曾耕地,遺風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興妖。
    殿宇秋霖壞,杉松野火燒。
    時訛競淫祀,絲竹醉山魈。

    47 《題歷山舜詞(山有廟,呼為帝二子,多變妖異為時所敬)》 唐·杜荀鶴

    昔舜曾耕地,遺風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興妖。
    殿宇秋霖壞,杉松野火燒。
    時訛競淫祀,絲竹醉山魈。

    48 《風入松 賞牡丹》 元·沈禧

    壽安新試粲紅裳。
    珍重異尋常。
    群芳落盡呈嬌態,倚欄干、獨殿春陽。
    剩放天香國色,全勝魏紫姚黃。

    49 《風入松 賞牡丹》 元·沈禧

    壽安新試粲紅裳。
    珍重異尋常。
    群芳落盡呈嬌態,倚欄干、獨殿春陽。
    剩放天香國色,全勝魏紫姚黃。

    50 《題北高峰石松》 宋·范師孟

    根盤巨石四時青,陌上香泥豈敢侵。
    不但詠夸奇異跡,也須珍重歲寒心。

    51 《鳳凰谷》 宋·李夢呂

    羅浮絕頂凌蒼穹,五云飛繞蓬萊宮。
    金烏玉兔出西東,鐵橋萬丈橫霽虹。
    臥虎踞石龍蟠松,異香不動煙騰空。
    餐霞飲露凡圣同,水簾碎玉聲玲瓏。

    52 《避暑松竹間》 宋·陸游

    雙柶五丈高,萬竹一尺圍,上有林蟬鳴,下有澗鳥飛。
    正午不見日,我來每忘歸。
    清詩忽陳前,永與世俗違。
    直北有異境,煙汀連釣磯。
    何當霜雪時,散發槲葉衣?

    53 《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 宋·司馬光

    沙溆鶴爭飛,波光可染衣。
    松江異淇水,信美不如歸。

    54 《植梔子樹二窠十一本於松側》 宋·梅堯臣

    舉世多植梨,而我學種梔。
    顏色固不別,良苦誠異宜。
    團團綠階側,豈畏秋風吹。
    同心誰可贈,為詠昔人詩。

    55 《贈聞人松庵》 宋·李曾伯

    官術猶能手不龜,子之為術亦如之。
    價增三倍玉麟雇,言訂千金木石詩。
    鷗鷺尋盟吾自計,鷃鵬輿論界發爾何為。
    異時蓬蓽來相驗,直說太平卿相誰。

    56 《桂松巖以子平星禽二術推人多驗戲贈二絕》 宋·陸文圭

    異類于人總不干,止聞列宿應郎官。
    區區女蝠并危燕,欲與蛟龍一例看。

    57 《真樂》 宋·釋文珦

    歲律又將窮,山房四壁空。
    水云蹤不異,松柏性元同。
    睡起蹲鴟熟,香消貝葉終。
    誰知真樂事,卻在寂寥中。

    58 《枯樹賦》 南北朝·庾信

    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
    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
    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

    詠物羈旅思鄉抒懷悲憤

    59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60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泰山組詩

    * 關于松不異的詩詞 描寫松不異的詩詞 帶有松不異的詩詞 包含松不異的古詩詞(4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