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杳冥的詩詞(397首)
24
《益壽美金花》 元·侯善淵
擘開鬼窟。
杳杳冥冥精恍惚。
滿目華陽。
*耀靈珠映日光。
至真無物。
寶燦精*明返復。
致死不忘。
星*丹霄得久長。
25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
缺齒老胡得之而不識,飏在乎嵩山之陰。
諸人還識得麼,水上青青綠,元來是浮萍。
27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圓滿,八面玲瓏。
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
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
29
《緣識》 宋·宋太宗
善事多兮惡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之中,舉目因緣還大小。
勿縱貪,勿縱巧,知有寒人饑是飽。
32
《過新豐道中》 唐·儲光羲
西下長樂坂,東入新豐道。
雨多車馬稀,道上生秋草。
太陰蔽皋陸,莫知晚與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詔書植嘉木,眾言桃李好。
自愧無此容,歸從漢陰老。
33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34
《九歌 東君》 先秦·屈原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辀[1]兮乘雷,載云旗兮委[2]蛇[3];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36
《夜坐懷孝常》 元·周砥
待月下石壁,罷琴竹間亭。
坐絕百蟲響,旅懷才夜寧。
天高玉露瀉,草木流晶熒。
四山湛秋色,萬物無隱形。
37
《上方峰》 明·王履
金仙不可覓,徙倚娑羅陰。
壁底野情重,峰端煙樹深。
暗憑懸鎖處,遙寄上云心。
待念飛黃子,忘形卻試尋。
38
《和信仲喜雨二首》 宋·胡寅
云漢吁嗟墮杳冥,德音雷動走群靈。
天心逢契犧牲禱,田畯先聞黍稷馨。
簾卷西山增爽氣,水通南澗漫平汀。
一篇可嗣東坡記,北榭今成喜雨亭。
40
《挽傅德芳主簿》 宋·彭龜年
亭亭梁木遽然傾,吾里諸生失典型。
已向東維次箕宿,定知南斗厭文星。
書盈故篋墨猶濕,影掛虛堂燈自青。
忍聽咿嗚哀挽罷,一川東去杳冥冥。
* 關于杳冥的詩詞 描寫杳冥的詩詞 帶有杳冥的詩詞 包含杳冥的古詩詞(397首)